華聲報社主辦 首頁。新聞中心。華人社區(qū)。中國僑界 - 華商。留學生。華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華僑農(nóng)場
·中國新聞社誠聘記者、編輯
·第二十二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第一屆世界江門(五邑)青年大會
·第十四屆世界許氏懇親大會
您的位置:首頁華人社區(qū)華人動態(tài)
在紐約感受“中國時刻” 美東華人喜迎北京奧運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打印稿件】 2008年08月13日 10:42 來源:中國僑網(wǎng)

    紐約當?shù)貢r間8月8日中午,美東華人社團聯(lián)合總會及屬下多個僑團在華埠林則徐廣場集會,慶祝2008北京奧運會隆重開幕。 中新社發(fā) 鄧悅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國僑網(wǎng)消息:美國《僑報周刊》8月11日刊發(fā)題為《中國的時刻——在紐約迎京奧》的文章說,中國人舉辦奧運的夢想歷經(jīng)大半個世紀,終于在8月8日變?yōu)楝F(xiàn)實。

  從過去到今天

  早在1945年,當時的合眾國際社便專門自中國重慶發(fā)出報道,稱當時的中華全國體育聯(lián)盟通過決議,要求國際奧委會將中國定為1952年的賽事舉辦地。而1988年,合眾社從北京發(fā)出報道,稱中國副總理鄧小平希望北京承辦1988年奧運會。但報道稱,從目前情況來看,要在北京舉辦奧運會根本不可能,因為這個750萬人口的城市沒有足夠的設施來承辦比賽,不過上海看上去倒是可以接納奧運會的眾多運動員和觀眾以及新聞記者。

  至于中國的體育人才,《紐約時報》記者James Sterba在1980年寫道,剛剛結束的文化大革命令中國在體育人才方面難以為繼,但用不了多久,到1984年,最遲1988年,你們就等著看吧。

  如今,被世界各地的人們關注和期待了七年之久的北京奧運會終于在周五拉開帷幕,這不但對于中國來說是一件百年盛事,對于其它國家的普通公眾來說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將目光聚焦中國、了解中國的時刻。

  哥大推專家奧運訪談

  作為擁有在中國研究領域頂尖學術人才的常春藤學府,哥倫比亞大學早在今年3月份便開始為探討此次奧運作準備,并在日前正式推出了一系列中國問題訪談,并為媒體提供了一份該校中國問題專家的名單。

  據(jù)校方公共事務辦公室的資深主管Tanya Domi表示,他們早在今年3、4月份便開始為此事作準備,當時她覺得,8月份的北京奧運會將是今年夏天最重要的新聞,她同上司和其他同事為此事進行了溝通,大家當時的意見是一致的,那就是,這是一個必須參與的時刻,哥大有著這一領域的頂尖學者,為什么不充分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從多方位,多角度探討這一盛會呢?

  此后,Tanya和幾位同事分工合作,先后采訪了Patrick Kinney、Anne Nelson、Andrew Nathan、Joseph Stiglitz(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等環(huán)境、媒體、社會和經(jīng)濟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并以文字或錄象的方式將采訪過程公布在校方網(wǎng)站上。另外,他們也特地編撰了一份專家名單,在網(wǎng)站上發(fā)布給外界,目前已經(jīng)有《紐約時報》、CNN、PBS、Bloomberg等媒體前來聯(lián)絡和采訪部分名單上的學者,他們當中一些人目前正在中國參與一系列活動,包括呂曉波、劉禾(Lydia Liu)、楊國斌等。

  Tanya表示,他們也得到了學校體育辦公室的幫助,獲得了一份參加今年北京奧運的哥大校友的名單。今年在北京參加比賽的共有四位哥大校友,包括01年畢業(yè)于該校的女子擊劍運動員Erinn Smart、07年畢業(yè)于該校的男子擊劍運動員James Williams,以及同樣是07年畢業(yè)的賽跑選手Erison Hurtault。參加過兩次奧運但均與獎牌失之交臂的Erinn Smart希望在今年的北京奧運會上能夠有所斬獲,她從04年開始在每次比賽時都會穿上一件紅色的T恤,而這次比賽在中國舉行,希望這次紅色能為她帶來好運。

  同樣也是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的Tanya本人曾經(jīng)在駐夏威夷的美軍部隊服役15年,她表示,自己對中國作為戰(zhàn)略意義上的大國也非常感興趣,而這次的奧運會更是非看不可。至于開幕式被延時12小時,她則表示不覺得驚訝,畢竟NBC這樣的電視臺要通過這些節(jié)目來賺錢,所以當然想放在最黃金的時段來播出,這也可以理解,況且,現(xiàn)在正是大家都在休假的季節(jié),人們都到外地度假去了,所以節(jié)目也沒必要趕得那么緊。

  英文媒體奧運中國熱

  在繼兩年前推出“中國崛起”(China Rises)紀錄片和網(wǎng)站專輯之后,《紐約時報》這次針對奧運更是進行了大量報道,包括派出30多名文字、攝影和多媒體記者和編輯前往北京進行現(xiàn)場報道,并將通過網(wǎng)站向讀者提供實時的比賽結果。而除了報道比賽之外,他們也將對中國的社會變遷和文化等各方面進行多方位的探視。

  《紐約時報》的奧運專題網(wǎng)站www.nytimes.com/olympics已經(jīng)發(fā)布了眾多多媒體互動內(nèi)容,甚至包括一個Flash版本的完整的奧運日程表。另外,該報在8月4日特地推出了一個奧運專刊,用12個版面向讀者介紹此次奧運,這其中包括頭版文章“中國的時刻”(China's Moment),以及對中美兩國運動員的介紹。而該報紐約總部的記者也對華人社區(qū)如何慶祝此次奧運表示了極大的興趣,聽說本報曾經(jīng)組織一批老年人前往中國參觀奧運場館后,還對其中幾位老人作了采訪。

  除了主要的商業(yè)媒體外,一些教育和文化機構也紛紛對北京奧運表現(xiàn)出了關注。據(jù)市立大學教育頻道(75臺)的制作人Lebrun表示,他們也在制作同奧運有關的節(jié)目,主要是關注紐約本地的華人如何看奧運,節(jié)目大約會在20日前后播出。

  美東華人喜迎奧運

  為迎接北京奧運,美東各界華人華僑和留學生本月2日冒雨在曼哈頓下城富利廣場(Foley Square)舉行“迎百年奧運,展華人風采”文藝匯演活動,為北京奧運助威加油。近30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而次日,美國福建公所又舉行奧運火炬巡游活動,為北京奧運加油吶喊。公所組織了美東地區(qū)華人華僑上千人,從曼哈頓布碌侖橋頭出發(fā),大家手舉火炬,身穿印有奧運標志的T恤,跑步穿過市政廳一帶,然后回到華埠,整個巡游活動全程2小時。

  同時,由留美華人志愿者代表及來自交大、復旦、北大、清華、天大、南開和同濟大學美國校友會、基金會共同發(fā)起的海外華人迎奧運網(wǎng)上簽名活動不久前也正式展開;顒咏M織者希望充分利用各自海外校友、基金會的優(yōu)勢資源,讓身在海外的華人為奧運加油,為中華喝彩;I委會推出了官方網(wǎng)站www.lovechinaoverseas.com,參與者只須登錄該網(wǎng)站,便可以利用鼠標進行電子簽名。活動組織者表示,該公益活動于2008年8月18日結束后,全部網(wǎng)上簽名由美國當?shù)貒娪〕僧嫴疾⒖者\郵寄到北京奧組委。

  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在本月初組織內(nèi)部員工舉辦了以“我與北京奧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領館各部門共11名青年外交官參加了比賽。比賽中,各位選手們緊扣主題,結合自身業(yè)務工作,從不同角度暢談心聲和體會。比賽結束時,李睿副領事以題為《我的奧運,我思索》的演講奪得冠軍?傤I事彭克玉和郝曉飛、施泳兩位副總領事為獲獎者頒獎。(管黎明)


編輯:張冬冬】

   · 奧運會開幕式激情渲染 美華人異國感受奧運氣息
   · 日本各界華人慶祝奧運開幕 奧運成連接中日紐帶
   · 意大利隨處可見奧運會畫面 華人服務奧運熱情高
   · 爭相為奧運服務 英華人父女雙雙入圍奧運志愿者
   · 羅馬尼亞華僑華人驚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壯麗完美

      
本站搜索
 
今日要聞 更多>>>
·翁詩杰搶先宣布將于30天內(nèi)召開馬華特別代表大會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就緒 領軍人物相約“上海見”
·謙虛難敵"搶功"文化 海外華人需練習舉雙手邀功
·十二個國家和地區(qū)踴躍報名參加第十屆世界華商會
·兩岸三地明星華府聯(lián)袂演繹“金秋月圓”中秋晚會
·馬來西亞霹靂州政府新規(guī):行政議員必須學華文
·外國移民潮活躍意勞工市場 華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館售出頭彩分紅83萬 1.7億巨獎料屬華人
·中國駐葡使館官員走訪華人區(qū) 贊嘆華商發(fā)展前景
·弄虛作假警方介入 英國21家華人移民中介受調(diào)查
頻道精選  
[人在他鄉(xiāng)]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熱點]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職業(yè)”
[華人文苑] 血型決定男人情變的動機
[幽默笑話] 男人會生孩子之N種后果
[人在他鄉(xiāng)] 賭城拉斯維加斯感受美國經(jīng)濟涼熱
[人在他鄉(xiāng)] 日本警察非讓我去刷牙
[文化中國] 七夕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
[華人文苑] 嫁人的誤區(qū)
[人在他鄉(xiāng)] 美國小鎮(zhèn)熏衣草園的理想下午
[華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帶“壞”了

加華社籌款助華裔花滑小將備戰(zhàn)冬奧

亞洲小姐美東賽區(qū)競選揭曉

加拿大華裔青年求職探索新領域

柔州馬華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細歷
僑網(wǎng)論壇 更多>>>
[異域唐人]
[留學他鄉(xiāng)]
[尋根問祖]
[回國發(fā)展]
[華文教育]
[華人視角]
- 橫比中、英、美三國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間差距有多大
- 英國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樣去原諒男朋友
- 外來移民的總統(tǒng)兒子們
- 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英文版)
熱點關注 更多>>>
·打壓華人非法就勞 日本勞動力市場空白誰來填?
·中國人移民美國速度加快 “愛國”與否引爭議
·弱勢≠弱者 飽受困擾紐約華人女性向性騷擾說不
·境外華商屢碰壁 新"中華街"能否立足東京街頭?
·華人何時邁進日選舉大門?前景光明道路漫長崎嶇
·李紹麟就職 加拿大首現(xiàn)兩華人省督同時在任(圖)
網(wǎng)站簡介    【聯(lián)系我們】    【讀者信箱】    【廣告服務
中國僑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67153號]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