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時評:以僑為“橋”書寫冰雪故事,華僑華人共享冬奧榮光
中新社北京2月4日電 題:以僑為“橋”書寫冰雪故事,華僑華人共享冬奧榮光
中新社記者 徐文欣
2月4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啟幕,古老的東方文明與奧林匹克精神再次握手?;厥讱v史,中國向奧運邁進的每一步,都凝聚著華僑華人的情感與夢想,彰顯著中華民族的開放與包容。
華僑華人以赤子之心鋪就百年奧運圓夢之路。從“奧運三問”到“雙奧之城”,一代代僑胞在奧運圓夢路上全力以赴。
1932年,中國第一位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劉長春赴洛杉磯參賽,雖未獲獎,近千名華僑卻難掩激動之情,為其舉行宴會并送上金質(zhì)獎?wù)隆?/p>
2008年,來自10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逾35萬名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捐款9.4億多元人民幣,建成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這座夏奧遺產(chǎn)今天已化身為“冰立方”服務(wù)冬奧,成為世界上首座完成“水冰轉(zhuǎn)換”的奧運場館。
2022年,冬奧會開幕之際,華僑冰雪博物館在張家口落成,來自53個國家和地區(qū)近3萬僑胞共同參與,鐫刻下僑助冬奧的時代榮光。
華僑華人以拼搏之力架起中外文明交流之橋。從逐夢冬奧的華裔運動員到赴外執(zhí)教的教練員,他們以堅毅品質(zhì)和體育精神,詮釋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美德,也助力住在國的體育榮光,更為中外文明交流架橋。他們中有一次次超越自我的美籍華裔“花滑皇后”關(guān)穎珊,有年僅16歲的華裔花滑小將劉美賢,有為匈牙利實現(xiàn)冬奧金牌零突破的劉氏兄弟……華僑華人用汗水澆筑了超越種族、文化和地域的友誼之橋,以體育交流拓展了文明交流。
華僑華人以實際行動助力“冬奧之花”香飄世界。“冬奧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不僅是奧運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更是全球華僑華人的圓夢時刻。
自北京申辦冬奧會以來,海外華文媒體用文字和鏡頭講述北京冬奧故事;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100天時,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共110多個僑團的僑胞代表通過網(wǎng)絡(luò)平臺“云相聚”,齊迎冬奧百日。
冬奧會即將開幕之際,“百所海外華校送冬奧祝福、千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同唱冬奧歌曲、海外萬人簽名支持冬奧”活動將僑胞的冬奧熱情推向高潮。從垂髫稚童到耄耋老者,從普通學(xué)生到社會精英,雖然遠隔千山萬水,雖然只能隔屏相望,但華僑華人對祖(籍)國的殷殷赤子情和助力冬奧的濃濃祝福意絲毫未減。
縱觀當(dāng)下,百年變局與世紀(jì)疫情相互交織,奧林匹克格言在“更快、更高、更強”后加入“更團結(jié)”,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族裔的運動員克服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齊聚北京,共同奏響和平、友誼、進步的動人樂章。
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大團結(jié)將與奧林匹克家庭大團結(jié)交相輝映,共同見證奧林匹克的冰雪故事寫下嶄新一頁,共享冬奧榮光,一起向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