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北京奧運會的外國代表團中,有很多華裔教練員和運動員,他們被稱為“華裔軍團”。這些華裔教練員和運動員為了自己的體育夢想奮斗在他國,成為所在國奧運代表團中不可小覷的力量,甚至是奪金的王牌。北京奧運會,對他們來說是一次特殊意義的“回家”。
“參加北京奧運是一種幸!
“能獲得奧運會入場券,對于每一位運動員都是難得的機會,而且這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我說什么也要參加!比A裔運動員、原中國國家乒乓球隊隊員、現(xiàn)美國女子乒乓球隊主力王晨說,作為華裔運動員,參加自己祖(籍)國舉辦的奧運會意味著光榮和驕傲。
“我是在中國出生的,在中國‘長小’在加拿大‘長大’!壁w航說,“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作為華人,很高興中國能夠舉辦奧運會,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光榮!笔状潍@得奧運參賽資格的加拿大射擊選手趙航,對于能回到故鄉(xiāng),在親朋故舊的助威之下角逐奧運感到非常激動。她說,她的許多親友得知她將代表加拿大來中國參加比賽,都興奮不已,已買好票準(zhǔn)備屆時到場給她助威。
“身為運動員,能夠在祖(籍)國參加奧運會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币50歲的“高齡”代表加拿大參加奧運擊劍比賽的欒菊杰坦言,參加北京奧運會是她的夙愿。欒菊杰說:“今天能以海外華人的身份回中國參賽,與所有中國人一道分享奧運盛會的喜悅和歡快,這是我運動員生涯最完美的結(jié)局。”
很多華裔運動員來到北京,表現(xiàn)出很高的激情。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作為一名華裔,能夠以參加奧運會的形式回到中國,真的很興奮!泵绹w操隊領(lǐng)隊華裔運動員譚凱文說。
美國射箭選手林賽•皮安、女子花劍選手田昕,因為有中國血統(tǒng),在談起北京奧運時她們的心情都十分激動。皮安說,她除了希望在賽場上取得好成績外,還希望能夠去中文學(xué)校上學(xué)。
“媽媽經(jīng)常在家給我做中國菜,空心菜、豆芽、包子、水餃……我都很愛吃。我想,習(xí)慣中國飲食,或許是我參加北京奧運會的優(yōu)勢之一。”田昕興奮地說,她本來已經(jīng)退役了,但為了北京奧運會,她返回賽場,她的母親也為她能“榮歸故里”而感到高興。
當(dāng)他們踏上中國國土,每個人心里都感慨著:“我回來了!”“回家真好”,這是“華裔軍團”共同的心聲。北京奧運會,將是“華裔軍團”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回家。為了回家,他們竭盡全力爭取北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為了能在祖(籍)國的土地上圓奧運夢,各國奧運代表團中的華裔運動員們,正厲兵秣馬積極備戰(zhàn)。
“華裔軍團”聲勢漸強
“華裔軍團”始于上世紀(jì)80年代。如今,他們在海外聲勢漸強。
從美國、加拿大到新西蘭、澳大利亞,從日本、韓國到德國、荷蘭,再到剛果(布),有華裔參賽選手的國家覆蓋了五大洲多個國家。華裔選手的參賽人數(shù)在一些國家的代表團中占了相當(dāng)比例。以新加坡為例,該國日前公布的參加乒乓球、羽毛球、射擊、游泳和田徑等五個項目23名選手中,從中國去的選手幾乎占到半數(shù)!叭A裔軍團”參加的項目可用“百花齊放”來形容,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體操等中國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自不必說,就是在一些非優(yōu)勢項目,華裔運動員也不乏其人,如田徑的張桂榮(鉛球)、陳躍玲(競走),擊劍的孟凱睿、摔跤的陳美玲、壘球的余慧玲……
參加北京奧運會的77名乒乓球運動員中,華裔運動員人數(shù)達(dá)到了近40人。新加坡女子乒乓球隊由李佳薇、王越古和馮天薇三名華裔組成,整體實力排名靠前,極具女乒團體奪冠沖擊力。北京姑娘李佳薇被稱為中國乒壇名將王楠的“克星”,極有可能與中國選手角逐乒壇女單世界冠軍。
美國奧運羽毛球代表隊日前成軍,由華裔蔡子敏任總教練,兩名華裔選手白國豪及李意恒擔(dān)當(dāng)主力。羽毛球項目的三位女掌門人——德國隊的徐懷雯、法國隊的皮紅艷以及荷蘭隊的姚潔也將出戰(zhàn)北京奧運會。
華裔選手澳大利亞跳水小將伍立群、新西蘭射擊選手汪旸、美國男子體操隊隊長譚凱文等也都表現(xiàn)不俗。譚凱文除了代表美國隊參加團體賽外,還將參加單杠、雙杠、鞍馬和吊環(huán)的比賽,他被認(rèn)為是目前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吊環(huán)選手之一,極具奪金實力。
除了這些準(zhǔn)備在賽場上大顯身手的華裔運動員,那些華裔教練員也會帶領(lǐng)自己的隊員征戰(zhàn)北京奧運會。美國女排主帥郎平、美國田徑隊教練李犁、韓國男子羽毛球隊教練李矛……這些教練員不僅熟悉中國傳統(tǒng)的訓(xùn)練方法,而且有自己獨特的訓(xùn)練法寶,既“知己知彼”,又有“獨門絕技”,作為奪金勁旅,為人們所關(guān)注。
“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與“華裔軍團”隨時可能在獎牌的爭奪戰(zhàn)中會師;蛟俏羧盏年犛,而如今成為賽場上的對手!叭A裔軍團”作為一支奪金勁旅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奧運是競技體育,賽場同樣是戰(zhàn)場!耙蛑袊x手發(fā)起挑戰(zhàn),爭取在北京奪冠!卑拇罄麃喬A裔小將伍立群表示。
一樣是為了奧運夢想,一樣是為了冠軍名譽!皯(zhàn)爭”似乎在所難免。作為華裔運動員和教練員,他們代表著不同的外國奧運代表團,生活在異國他鄉(xiāng),他們征戰(zhàn)北京奧運,代表了在另一片天空下實現(xiàn)競技體育的夢想。
8月6日,在美國女排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美國女排教練郎平穿了件紅色短袖衫,又套上了美國女排的寶藍(lán)色隊服。美國女排隊服代表郎平的職業(yè),里面的紅色短袖衫暗示著她的中國心!拔沂侵袊耍耶(dāng)然希望中國女排奪冠!闭f這句話時,郎平聲音清脆而堅定,“北京是我的家鄉(xiāng),能帶領(lǐng)其他國家的運動隊參加北京奧運會,所有的中國人都會為我感到驕傲!”
“我的心依然是中國心!蓖醭空f,“自己一紙國籍的改變,永遠(yuǎn)改變不了我身上濃濃的京味兒,改變不了我是中國辛勤培育出來的事實,現(xiàn)在的北京和以前自己生活的北京大不一樣,每次回到北京都很新奇和激動。北京奧運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為北京祝福、為奧運吶喊加油!”
王晨還談到在賽場上會有的感受,“畢竟今年奧運在北京舉行,氣氛自然會很熱烈,但每次在賽場上一碰到中國選手,手會比較緊,也容易受到觀眾影響和走神。有可能自己的心還是中國心的緣故吧!
多方式推動體育全球化
隨著2008北京奧運會的臨近,中國人看待“華裔軍團”的心態(tài)也越來越開放和寬容。因為無論現(xiàn)在是什么國籍,無論現(xiàn)在代表誰來到北京,世界冠軍都只屬于運動水平最高的人。
8月2日,新加坡乒乓球女隊的“當(dāng)家花旦”華裔運動員、原中國乒乓球選手李佳薇走出機場時,遭到中國記者的“圍堵”,而記者們更多只想一睹這位“乒壇美女”的風(fēng)采,問到新加坡女隊與中國競爭的問題,并沒有攻擊性。
然而,這在14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很多人還記得,1994年在日本廣島舉行的亞運會上,改名小山智利的原中國乒乓球選手何智麗戰(zhàn)勝鄧亞萍奪得冠軍。盡管之后幾年,她頑強地堅守在世界一流球手之列,但依然不被中國球迷接受。
而1996年,李東華卻成為了瑞士家喻戶曉的英雄。他是原中國體操隊隊員,退役之后移居瑞士,又代表瑞士參加了亞特蘭大奧運會獲得冠軍。他“三次重傷,向生命極限挑戰(zhàn)”的勵志故事也成為了中國的驕傲。這也打開了中國人面對“華裔軍團”時緊閉的心靈。
隨著中國優(yōu)勢項目的發(fā)展,“走出去”的優(yōu)秀運動員和教練員越來越多,固然,“站在對立面”的他們,給中國選手增加了不小的“麻煩”,但也正是這些“華裔軍團”用自己的方式推動了所在國的體育,在各自領(lǐng)域展現(xiàn)著中國人的勤奮和實力,為中國人贏得了更多尊重。
同時,隨著中國競技體育高速發(fā)展和運動員、教練員們不斷增長的實力和信心,使國人面對競爭時,學(xué)會了更加從容和寬容。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奧運理念表明,體育沒有國界,奧運賽場不僅是競技場,更是傳遞友誼、溝通世界的大舞臺!叭A裔軍團”的成員們在北京感受到,體育在中國也越來越國際化。目前,中國有很多教練員執(zhí)教他國,也有很多運動員轉(zhuǎn)會國外。中國隊里也有很多外籍教練和隊員。郎平對此感慨地說,“中國體育極具國際化,在中國代表團里也有很多外國教練,現(xiàn)代中國越來越開放。”(崔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