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wǎng)消息:據(jù)英國《英中時報》報道,如果沒有千淘萬漉的辛苦,沒有之前的狂沙撲面,人們未必會見到真金的可貴。如果沒有在百年歲月中的寂寞等待,沒有在申辦奧運之路上的荊棘叢生,人們對于北京奧運盛事的愛也未必能夠如此深沉。
無論此前有多少波折與考驗,西方社會有多少苛責與打壓,在這一刻,中國用真誠和實力告訴世人,真金從來不怕火煉。
記者近日對多位居英華人和英國友人進行了采訪。他們談起對北京奧運開幕式及開幕以來所見所聞的感受,提到最多的詞是“震撼”、“自豪”與“感動”,談得最多的是開幕式上體現(xiàn)出的文化底蘊與情感張力。開幕式的氣勢很恢宏,聲光電及各種科技手段的運用也很充分,是華麗的開場,人們仿佛看到張藝謀之前拍過的“大片”的影子,但這部“大片”,并非僅僅是在感官和視覺上給人暫時的沖擊,它顯然比這走得更遠,觸及到的是中華民族最深的情感。
許多受訪者表示,讓人最為感動和印象最深的,是那首由可愛的“鄰家小妹”演唱的《歌唱祖國》、二十九個一步步走向“鳥巢”的大腳印和最后李寧“彩云追月”的點火儀式。
一個平凡的小女孩站在舉世矚目的舞臺上歌唱祖國,竟讓海內(nèi)外男女老少看到淚流。為何?只因百年的等待太久,國人的情感太深,中華的文化太厚重,到了這里,卻突然收斂,只用一個稚嫩的童音來演繹,是用一種“輕”來蓄勢。蓄勢而不發(fā),只等待最后那個升華的時刻,反而具有了更強的情感張力和震撼效果。而李寧點燃圣火儀式的背景和二十九個大腳印,同樣都喚起了人們對于“一步步”艱辛歷程的集體記憶,在李寧的身后是無數(shù)個火炬?zhèn)鬟f者的身影,人們知道這一步步的不易,知道在這奧運之路上我們付出過什么,又承受過什么。人們同樣也知道這一路上有多少狂沙飛舞,有多少雨雪風霜,又有多少自然和人為的挑戰(zhàn),于是當圣火最終抵達、最終點燃的時候,人們格外地感動與欣喜。
讓我們來聽聽居英華人和英國友人對北京奧運開幕式及近幾日比賽情況的評價,你會更真實地體會到這份感動。
Best Ever
接受記者采訪的英國友人和居英華人毫不猶豫地把“最好”的評價給予了2008年的北京奧運開幕式。
曾經(jīng)代表英國參加過6次奧運會,并奪得1984洛杉磯奧運會和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標槍金牌的Tessa Sanderson向記者表示,她是在位于倫敦的中國駐英大使館觀看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儀式,在評價北京奧運開幕式時,她說:“毫無疑問它是迄今為止最好(Best ever)的奧運開幕式,非常具有創(chuàng)新趣味,各個參與者在詮釋他們各自角色的時候,采用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方式,我甚至希望自己能夠重新參加奧運會比賽。北京,做得好!它(開幕式)非常棒!”
目前身在巴黎的全英華人華僑中國統(tǒng)一促進會會長單聲博士8月12日發(fā)來傳真,談到了他對北京奧運的感受:“我在巴黎看到了這里的新聞贊揚北京奧運舉辦的成功,相信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會贊揚北京奧運的成功。我們展示給世界,你們可以做的我們都能做,而且比你們做得更好。中華兒女的凝聚力、爆發(fā)力、智慧、能力、愛心,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已經(jīng)展示,無疑在主辦奧運后更得到了升華。中國能克服任何困難、任何阻力,我們有十三億吃苦耐勞、誠信智慧的人民,只要我們團結在一起,成功一定在我們......相信二十九屆奧運,我們中華兒女能在最后取得全盤勝利,我為做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英國東薩克斯郡議員成世雄先生表示:“自從可以由電視欣賞到奧運以來,從未見過如此龐大、壯觀的開幕儀式。無論在人力物力、場面的設計和安排還是其他的一切,都配合得美侖美奐,宣揚中國文化的節(jié)目形式使整個開幕禮非常多姿多彩。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造能力,完全可以舉辦國際級水平的大型活動。這個具歷史性的開幕儀式,使我們真實地、深深地感受到無限喜悅和光榮,中國加油!
英國中醫(yī)注冊學會會長、倫敦中醫(yī)學院院長梅萬芳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一百年的奧運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看了我們的開幕式感覺中國在向世界招手,中國人民向全球招手。表示著我們已經(jīng)準備好了與你們手拉手進入同一個夢,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世界?赐觊_幕式心中無限自豪,不禁地大聲一叫——真完美!短短兩小時中華民族的歷代精華表達得淋漓盡致,以浩然之氣,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對話,把國人想說的都說了,真令中華民族揚眉吐氣!從此開始,中國宣布了我們已經(jīng)繼承了傳統(tǒng),從此走出傳統(tǒng)。我們的傳統(tǒng)現(xiàn)在在全球化的環(huán)境中做出應有的貢獻!經(jīng)濟發(fā)展讓中國富強起來,文化復興可讓中國人的價值觀推動世界文明,邁進新的境界!在海外,飲食文化、中醫(yī)中藥象征著中國文明的海外先鋒,是傳統(tǒng)中華思維的生動表現(xiàn)。在全球化的21世紀,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chuàng)新精神應該給人類帶來一個和諧、進步的未來。明天會更好!奧林匹克把我感染了,也感染了全球。相信這次奧運會把全球華人團結起來與全球人類共創(chuàng)光明的未來。這一切都令我無限地感動。中國人民干得好!”
英國華夏文化協(xié)會主席貝學賢先生8月8日也是在中國駐英大使館觀看的開幕式,而該會的其他成員則分別在英國幾個地方邀請了當?shù)氐淖h員、政要共同觀看奧運比賽。“我們協(xié)會布萊頓分會的會長當天召集了30多位布萊頓的市長、議員一起觀看開幕式,效果非常好,后來我收到布萊頓市長寫給我們的信,稱贊奧運開幕式太了不起了。我還收到另外一個英國城市市長的電話,他說他從來沒有看過這么絢麗的開幕式,還因此產(chǎn)生了想去中國的強烈愿望,他想去看看能夠推出這么美麗的開幕式、擁有如此多彩文明的國度到底是怎樣的。所以總體來看反響非常好。而紐哈文市市長羅伯特森則說,這個儀式太令人震撼了,他問我,中國人怎么能找到這么多的義工來為奧運服務,太不可思議了。”
“這兩天,我看英國一家媒體的專欄作家,酸酸地說中國的志愿者之所以這么多,是因為中國政府動用了行政手段。我想對他說,我們能有這么多的志愿者,其實不需要依靠任何的行政手段,我們每個人都以為奧運服務為榮,如果我在中國,我也會去做一名志愿者。西方人不可能想象到那一種強烈的渴望和期盼,那種經(jīng)過了百年等待后的熱切。我們的這一份情感,同樣也不是對中國‘吹毛求疵’的西方媒體和那些沒有去過中國的人能夠理解的。如何讓中西跨越隔膜和鴻溝,我想正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做的”,貝學賢先生說,“我們協(xié)會曾經(jīng)給許多英國學校送去中文書,很多孩子對中國有所了解后想去中國看看,我也曾經(jīng)給一些英國朋友送去翻譯成英文的中華典籍,包括《道德經(jīng)》、《論語》等等,想不到,他們竟然看得很認真,這次看完英國BBC對奧運開幕式的直播,他們對我說,覺得BBC的解說不夠?qū)I(yè),相對中國深厚的文化和歷史,這些解說太淺。”
他用“千祥百瑞聚奧運,萬紫千紅耀中華”兩句詩來形容了自己對奧運開幕式及開幕以來情況的觀感。
“這兩句詩是我在看開幕式當天寫下的,當天我徹夜難眠,將自己的MSN的簽名檔改成了這兩句詩,并且將它發(fā)給我所有的中國朋友,祝大家奧運行好運。正如傅瑩大使講的那個故事,這是一個歷史的巧合,一百年前,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時,有一個中國人問過三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中國人什么時候能去參加奧運會,什么時候能拿到奧運金牌,又有什么時候能夠自己主辦奧運會。這個百年前難以想象的事情,今天終于實現(xiàn)了。整整100年,真的是百年圓一夢啊,對中國來說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一刻,感覺有如新生。所以當開幕式上升國旗的時候,我最先站起來,而且忍不住流下淚來。我來英國已經(jīng)快10年了,一共哭過三次,其中兩次是因為奧運”,貝學賢先生說,“張藝謀把五千年的中國文化和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風貌在很短的時間和特定的空間重呈現(xiàn)出來,這個儀式本身就展現(xiàn)了中國的綜合國力,相當不容易。我認為我們中國人在這個時刻開始真正站起來了。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有當天的焰火和二十九個巨大的腳印走向鳥巢,這么一步一步走過來,每一步都見證了中華民族過去幾千年的艱辛,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那一份團結和堅韌!
英國Middlesex大學中國學聯(lián)主席戴金波說:“當小女孩唱起《歌唱祖國》的時候,我真的是特別特別地感動?赡茉趪鴥(nèi)的人,周圍都是媒體的正面報道沒有這種感覺。我們身在國外,感受特別不同,因為有比較,之前西方媒體總是負面報道中國,對于奧運也很多批評,英國人喜歡說中國怎樣怎樣,每次聽到,我心理都特別不服氣,感覺很難受,所以這次北京奧運會讓世界看到了我們中國的偉大文化和中國人團結的力量,也看到了中國的實力,我感覺特別自豪。除了小女孩唱歌這一段,最后的點火儀式,我的印象也很深刻。其實北京奧運開幕式也好,最后整體的成功也好,我想這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我們很有誠意地作了充分的準備,也有這個能力,但真正觀看的時候,我覺得比我意料中的還要好!
本報專欄作者夢筆先生,來英從事中醫(yī)已經(jīng)有10年了,他當天是在市中心的大屏幕前看的直播,之后又專門從朋友那里錄下開幕式重新觀看。
“我覺得總體來講,非常非常成功,到我這里來看病的英國人,都反映覺得非常好。我想這是中國向世界展示自己最好的機會,全世界的人民都能看到,中國了不起,這是錢都買不到的。我覺得歷史上還沒有國家將奧運開幕式展現(xiàn)得如此漂亮的。因為中國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優(yōu)勢,在這一點上很少有國家能勝過中國。當時我很激動,開幕之前已經(jīng)在企盼,畢竟是一個世紀的等待。有的時候,還感動到流淚,比如國歌奏響和小女孩唱《歌唱祖國》的時候。我覺得之前奧運的開幕式都不如中國的開幕式!
來自中國香港、英國華人社區(qū)工作者馮兆雄先生如是說:“當天,計有15,000名表演者,包括2008名鼓手,以三小時動感演出征服全世界,澎湃激情地展現(xiàn)5000年中國文化的精髓——‘禮以教中、樂以教和’,可謂博大精深、精彩絕倫!確實蔚為奇觀,讓人嘆為觀止!氣勢磅礴的文藝匯演,莊嚴矚目的健兒進場,正式揭開京奧的序幕!”
不是“大片”那么簡單
夢筆先生表示:“開幕式最成功的,我覺得首先還是文化,當然很多人說用了很多科技的手段,聲光電很厲害,但我覺得這些東西,哪個國家都會用,但中國的文化卻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東西。我覺得這也體現(xiàn)出一種‘文化回歸’的可能,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當人們富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會重新回歸到文化。盡管現(xiàn)在大家都說國內(nèi)人們忙著賺錢,很浮躁,但通過這個開幕式,我們可以看到,國內(nèi)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沉潛下來做事的,特別是藝術主創(chuàng)方面,不是浮躁的人能夠做出來的。我想海外的華人更能體會到什么是‘愛國’,可能大家有不同的立場和觀點,但是對于那片土地的愛卻都是一樣的深摯,我想只要是中國人,都會為自己國家的文化而自豪!
單聲博士也談到了奧運開幕式展現(xiàn)的文化底蘊:“很興奮也很高興地看了北京奧運的開幕式。記得去年在北京時,就有一位記者問我奧運的開幕式應該用怎樣的方式來展示才最理想?當時,我考慮后就覺得北京奧運肯定有全世界一半以上人民在收看,這應該是弘揚中華文化五千年和諧文化最理想的舞臺。因此,我答復這位記者,應該從弘揚中華文化這方面去展示給世界?吹介_幕式中展示的是印刷、絲綢、瓷器、書法、航運、秦俑、煙火,都是中國發(fā)明,對世界貢獻之巨不容否定,而其中鄭和下西洋更是入木三分,因為鄭和率領萬人到澳洲到好望角,比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還早了二百年。而且,哥倫布航海用的地圖還是借用鄭和下西洋的地圖。鄭和在非洲到澳洲與當?shù)赝寥私粨Q禮物,還教他們種水稻種茶,將絲綢、瓷器等帶去了大洋洲、南美洲。和諧訪問、和諧外交,中華五千年和諧文化,發(fā)揚到極致。相反地,與歐洲軍艦到了各地,插旗占地,發(fā)明了所謂“殖民地”不可同日而語。”
實力,但不僅僅是實力
夢筆先生表示,在當天開幕式上,最可貴的,不僅是看到了中國的古老文明,也看到了現(xiàn)代中國的新氣象,這種新氣象除了經(jīng)濟上的成就,同樣也有對人的尊重。“我想之前對中國有各種看法的人,需要對新的中國有一個重新的認識。中國現(xiàn)在好像一只大鵬,的確給老百姓帶來了蔭涼和福祉。我們只要對比一下四川汶川地震和美國新奧爾良水災,就能看到不同政府對人民的態(tài)度。后來中國運動員進場的時候,姚明的旁邊有一個四川地震中幸存的小孩子,媒體給了他很多的鏡頭,但我并不認為這是因為他本身是一個多么偉大的英雄,但他卻的確是中國對于人權尊重的見證。所以我覺得這次開幕式很成功,除了展示了我們的綜合國力,這是世人早已認可的事實,同樣也展示出了其他的新變化!
貝學賢先生表示:“在當天的開幕式上,有英國朋友對我說,她覺得中國讓世人看到的不僅僅是經(jīng)濟的成就和實力,還讓世人看到了一個和睦的大家庭,看到了中國人的團結和愛心。我覺得2008年,我們太不容易了,從奧運火炬?zhèn)鬟f的波折,到四川大地震等,所以能夠聽到英國朋友這么說,我感到很自豪。我們作為中國人,在海外能聽到別人如此中肯地評價,非常欣慰,身在國內(nèi)的人可能沒有這么明顯的感覺,不知道這有多難得。經(jīng)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是我們的硬實力,而文化是我們的軟實力,我想通過開幕式展現(xiàn)給世人的那一份團結和愛心才是最可貴的,其他經(jīng)濟和科技上的成就,西方國家也可能擁有,但是13億人的凝聚力,56個民族的團結,則相當不易得。”
據(jù)貝學賢先生介紹,負責籌備倫敦2012奧運的英國官員對于中國的速度和行動力非常贊賞,同時也很羨慕:“他們認為中國在非常短的時間就建成了舉世矚目的奧運場館,速度不可思議,還開玩笑說如果一年半之后,倫敦的奧運基礎設施建設還沒搞好,要去找中國的朋友幫忙。他們認為中國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做法也值得學習,2012年倫敦奧運的反恐問題肯定是個重點,想想要把80個各個國家的領導人聚集在一起,還要保證不出岔子,簡直太難了,而中國北京將每一個細節(jié)都考慮得很周詳,做了充分的準備,這很值得倫敦學習。當然每一個人可能對中國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比如在西藏問題、人權問題上,但我想一切都建立在不了解的情況上,很多人批評中國,但卻根本沒去過中國,我會建議他們?nèi)ブ袊鴮嵉乜匆豢!?/p>
他認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將是中英合作交流的全新起點,中英在環(huán)保、能源、人力、建筑、紀念品設計、運動服裝等等方面有很多機會可以合作。
據(jù)悉,英國華夏文化協(xié)會正在與倫敦奧組委接觸,探討“后北京奧運”時期的經(jīng)濟合作問題,倫敦奧運會可以借力和借鑒北京奧運會,同時對于英中企業(yè)來說也蘊含豐富的商機。對此,本報將密切關注,以便及時地將最新的商機報道給廣大的華僑華人。(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