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來自經(jīng)歷。1940年生于臺灣、在美國和加拿大任教20多年后赴法國講學數(shù)年、從1996年至2007年出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的美籍華人張信剛,在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后深情地對記者說:“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成功之處在于充分展示了中國的文明并表達了中國的文明與各國文明融合的愿望。通過奧運會,各國人民了解了一個古老的中國和一個現(xiàn)代的中國。”
這些天來,一直在北京觀看奧運會賽事的張信剛向記者暢談了他對北京奧運會的感受。在他看來,各國之間加強對彼此文明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從總體看,發(fā)達國家人民對發(fā)展中國家的了解不如發(fā)展中國家人民對發(fā)達國家的了解。怎樣加強各國之間的了解,從而促進文明的互動,被當今世界所關(guān)注。奧運會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別是奧運會有了開幕式以來,舉辦國都在通過開幕式展示自己的文明。北京奧運會做得尤其成功。奧運會開幕式和賽事的收視率非常高。張信剛還說,他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過去,在一些國家擁抱并不是一種習俗,但在北京奧運會上,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許多國家運動員和教練之間、不同國家運動員和教練員之間,人們都在以擁抱的方式表達祝賀和喜悅,這是不同文明互動的結(jié)果。另外,在這屆奧運會上,一個國家的教練在另一個國家任教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這些都體現(xiàn)了文明是人類共同財富的理念。
從悉尼奧運會開始,冠軍論壇成為國際奧委會在奧運會舉辦城市安排的一個項目。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冠軍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應邀演講者都是國際知名人士,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也在其中,張信剛從不同文明發(fā)展的角度簡述了他對競技運動的觀點。他說,西方中世紀的一些競技運動帶有“你死我活”的血腥味,奧運會徹底改變了這種競技運動。隨著奧運會的發(fā)展,奧運會的人文特點越來越突出,成為冠軍的人都具有很高的素質(zhì),超越自我成為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正是奧運會讓文明得到了提升。當他從演講席走到坐席時,在他一旁的基辛格的夫人握著他的手說:“你講得太好了!
張信剛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物醫(yī)學工程專家,曾為美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會長,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工學院擔任過院長,被英國皇家工程學院聘為外籍院士,也是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勛章獲得者,從而在美國華人中成為佼佼者,被選入美國“百人會”成員。但他被邀請演講是因為他目前在北京大學國際關(guān)系學院擔任客座教授。他告訴記者,他在這兒給學生們講中亞和西亞的歷史。因為從青年時代起,他開始對這一地域文明很感興趣。所以退休后,他選擇了在北大授課。他說:“我講的不僅是這一地域的歷史,而是在介紹這一地域的文明。了解這一地域的觀眾就會對來自這一地域的運動員有更多的深層次的了解。每個地域都有不同的習俗。北京奧組委在飲食上做了不同的安排,表現(xiàn)了中國對不同文明的尊重。北京奧運會已經(jīng)成為不同文明充分互動的平臺!(肖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