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女子10米跳臺決賽,澳大利亞隊的華裔選手梅利莎·吳本來有希望沖擊獎牌,沒想到在第四跳大失水準,只拿到24.75分。賽后,只獲得第六名的梅利莎·吳靠在教練童輝的懷中傷心不已。
在12日的雙人比賽中,梅利莎·吳與對手科爾一起合作拿下銀牌。昨晚的決賽里,梅利莎·吳在前三跳過后以226.70分排名第四,只要后面兩條發(fā)揮穩(wěn)定,完全有希望擠進前三名。她的第四個動作是207C,空中動作都還算正常,沒想到落水時突然近乎側身,激起了沖天的水花,只拿到了可憐的24.75分。
賽后,淚眼朦朧的梅利莎·吳告訴記者:“我當時有點緊張,也非常激動,所以入水動作沒有控制好姿勢。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比賽,所以經(jīng)驗還不足!16歲的梅利莎·吳覺得自己已經(jīng)不是小孩子了:“我比一些跳水選手要大,她們比我還年輕幾個月呢。大家都說我有多年輕,但來到奧運賽場后我就長大了。很多人給了我很大的支持,不僅有家人和朋友,還有體育心理學家都給了我很大的支持,感謝他們!薄
梅利莎·吳1992年5月3日出生于悉尼,身高1米37,10歲時開始練習跳水,2006年獲得澳大利亞公開賽10米跳臺金牌,成為澳大利亞跳水史上最年輕的全國冠軍。她還曾獲得2007年世界錦標賽雙人10米跳臺銀牌。目前,她已經(jīng)成為紐貝里退役后澳大利亞跳水界的頭號明星。12日的雙人決賽,隊友科爾在跳臺上十分緊張。準備起跳前,梅利莎向隊友科爾小聲說了一句臺詞,“賜予你力量吧! 這句動畫片《非凡的公主希瑞》中的臺詞,讓自己和隊友緊張的神經(jīng)得以舒緩,為澳大利亞獲得了北京奧運會上第一枚跳水銀牌,也是整個代表團的第一枚銀牌。
在賽后混合采訪區(qū),梅利莎介紹說她的父親是一名緬甸華裔,母親是一位澳大利亞人。她擁有一個中文名字——吳麗群。雖然梅利莎不會講中文,也長著一頭金發(fā),但她有著東方人特有的堅韌不拔的個性與吃苦精神。為了備戰(zhàn)北京奧運,梅麗莎在中國教練童輝和陳亨寧的帶領下每周訓練30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