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僑網消息: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道,7月7日,日本侵華戰(zhàn)爭期間被強行擄掠到日本長崎海域端島(又稱“軍艦島”)煤礦的原中國勞工遺屬前往父輩們的舊地,舉行悼念儀式。由于氣候惡劣,乘上輪船的他們沒有能夠按照預定的計劃登上“軍艦島”。他們望著在海面上隱約可見的島嶼淚水長流,把鮮花和從祖國帶來的祭酒拋向天空,灑向大海。
“爸呀,你受苦啦!爸呀,你在這里過的是什么日子呀……”原中國勞工遺屬王樹芳(68歲)面向著“軍艦島”大聲哭喊著。當年,他的父親王云起就在這個島嶼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1944年,在中國河北省擔任教師的王云起被日本憲兵強行擄掠到這里勞動,并最終慘死于此。當時,只有3歲的王樹芳并不記得的父親的容貌。他們父子“再會”是日本投降以后以后的兩個月——1945年10月。僥幸活下來的原中國勞工把王云起的遺骨帶回到家鄉(xiāng),交給了他的家屬。
伴隨著成長,王樹芳越來越思念父親,越來越想到父親的死難地表達兒子的哀思。2002年、2004年,王樹芳曾經兩次來到長崎,參加悼念儀式。不過,那時因為“軍艦島”作為軍事要地還沒有對外開放,王樹芳也就沒有能夠實現登島的愿望。今年,得知“軍艦島”已經解禁的消息后,68歲的王樹芳悄悄來到父親的墓前,流著眼淚低聲地說:“我要到您去世的地方去……”但是,由于氣候惡劣,王樹芳這次沒有能夠如愿以償。
“爸爸,我已經站在這里了,就差一步了,我一定還會再來的。”這是王樹芳返程時留下的話語。
據了解,“軍艦島”已經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候選名單。7月6日。日本市民團體“支援長崎原中國勞工訴訟會”舉行“檢證·軍艦島的實像”為主題的研討會,邀請了當地市民團體“讓軍艦島成為世界遺產之會”的70多名成員參加,共同傾聽原中國勞工遺屬的控訴。
會后,一些與會者表示,今后在導游手冊中也應該明確記載“軍艦島”負面的歷史,“把這樣一段歷史也告訴后人。”(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