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僑網消息:馬來西亞華文報章最近一直被當?shù)匾恍┱魏兔襟w人物指“玩弄種族主義”,當?shù)厝A文報紙刊文駁斥“有色眼光”,直指其它媒體翻譯時扭曲原意,改得面目全非。
《中國報》刊文說,一些人對華文報章“發(fā)炮”,理由都是因為“有人告訴我說”華文報紙含“沙文主義”,并不是他們自己親自閱讀得知。因為“有人告訴我”,并不是自己親自了解,免不了人云亦云之弊。單憑“有人告訴我”就猝下結論,對華文報紙不公平。
文章說,至于說到翻譯華文報紙的內容與評論給馬來人群閱讀,表面看來是很不錯的主意,但仍須看由什么人或什么機構翻譯。有華人社團把華文文告譯成馬來文,某些非華文報章刊登出來的卻改得面目全非,反而引起馬來人誤解,如英文教數(shù)理等議題都曾發(fā)生過這樣的問題。
文章表示,長遠之計是鼓勵馬來族群的學生讀華文,讓馬來人直接閱讀華文報紙,避免馬來人受翻譯文誤導。短期的辦法是華文報紙與馬來報紙簽署翻譯協(xié)議,須確保不會發(fā)生指鹿為馬、南轅北轍的錯譯?偠灾,翻譯華文報紙不失為好主意,但必須確保翻譯正確,讓馬來人正確了解華人。
《星洲日報》日前發(fā)文說,馬來報章最近對華文報紙的時評言論特別關注,還頻頻翻譯華文報紙的文章。如前首相馬哈蒂爾所認為,馬來報紙翻譯華文報紙的文章,應該可以讓不同族群讀者多個管道了解不同社會層面的現(xiàn)象。
但是很可惜,過去經驗顯示,華文報紙文章經翻譯后,往往與原意有很大差距。翻譯結果可能是斷章取義,也可能是扭曲原意,不只沒有正確傳達原文訊息,更引起誤會和制造許多不必要爭議。
文章稱,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地扭曲文章的原意,已經無法確定馬來報章翻譯華文報紙文章的出發(fā)點,到底是要促進馬來讀者對華人社會思維的了解,或是有意無意制造更多誤解?所以,要求很簡單:翻譯文章時,勿以偏概全,勿斷章取義,只要客觀和準確就足夠了。
《南洋商報》也載文說,中文報紙全面報道馬國政經文教的大小新聞,并且小心翼翼處理涉及種族與宗教的敏感課題。中文報紙絕對不是種族主義的報章,不要以有色的眼光來看中文報紙,中文報紙絕對不會吹響種族主義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