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僑網(wǎng)消息:據(jù)西班牙《歐華報》報道,于雪珠這一代人,是聽著鄧麗君的“踏浪”長大的。一棵年輕的心被曲中的浪漫意境所感動,一心也要去到遠方“踏浪”。
成全于雪珠的夢就是婚姻。結(jié)婚前于雪珠和自己在北京做貿(mào)易的上司——年輕的外貿(mào)科長李溫平雙方讀的都是西語系,西班牙語和葡語還是有很相同的語系。加上巴西是葡語國家,于雪珠和李溫平雙雙都被派往巴西。最后他們又雙雙移民來到了葡萄牙。仗著年輕,那時的于雪珠和李溫平?jīng)]有多少的恐懼,出國對于他們來說,也不過是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遷徙。所以簡單的一個行李箱,就讓他們輕輕松松地來到了歐洲無證移民稱之為“天堂”的南歐小國葡萄牙。
初期以“高級打雜”開始
于雪珠首先幫助一家華人咨詢服務中心做協(xié)調(diào)、聯(lián)絡以及翻譯的工作,工作得心應手,這讓她覺得還算愉快。至于丈夫李溫平,則在一家華人餐館當跑堂,好在他也懂得葡語,所以老板給李溫平的工資也不低。
沒日沒夜的工作,睡覺吃飯沒規(guī)律,這讓李溫平顯得很憔悴,蒼白的臉讓于雪珠心疼,雖說收入還可以,但作為妻子的于雪珠卻不忍心丈夫那么辛苦,便建議丈夫和自己一起做事,這樣的話身體不用損耗太大。
于雪珠認為讓丈夫也進這一行不說是助自己一臂之力吧,最起碼丈夫和當?shù)厝擞闷险Z交流起來會比自己更加自如、融洽,要是再能找點其他的兼職,兩個人的收入支撐生活再有些結(jié)余肯定是沒問題的了。于是,兩個人一起在華人服務中心做著“高級打雜”的工作。
能力出色 可嘆路子太少
生活中,李溫平不善交際,而且好吃干醋,有點不懂人情世故,牽扯到于雪珠也失去了和別人打交道時游刃自如的從容。華人咨詢中心想炒李溫平又炒不了,想改變李溫平又幾乎不可能。白天李溫平頻頻和客戶發(fā)生沖突,讓于雪珠狼狽不堪,晚上倆人就吵得雞飛狗跳。為求耳根清靜,于雪珠只好忍痛割愛,終于向那個三十幾歲,待于雪珠有如親姐姐般信賴的華人咨詢服務中心經(jīng)理提出了辭呈。
目前,于雪珠最大的心結(jié)是在工作上。她和丈夫李溫平倆人一起做個體戶,生意做得不順,辦法也想了很多,但都不能解決問題。每天早晨醒來于雪珠就開始發(fā)愁。
李溫平和于雪珠都找工作,李溫平倒是不消沉,可是內(nèi)心里的掙扎卻是掩飾不來的,夜里的輾轉(zhuǎn)難眠就是一個證據(jù)。李溫平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一方面相信天無絕人之路,可另一方面一直找不到工作又讓李溫平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了極大的懷疑。
固定的收入沒了,李溫平只會抱怨卻不會主動尋找發(fā)展機會。這時于雪珠又瞄上了商務接待這項業(yè)務。葡國是旅游國,雖然各大旅行社差不多劃分了這個大蛋糕,但總有一點余羹可撿。于雪珠勤奮地打電話給計劃來葡國旅游的中國企業(yè),承諾吃住行全包,靈活、舒適,報價卻并不比跟團高。于雪珠成功地接待過幾次,回報不錯,丈夫李溫平和客戶偶有小摩擦,但不失大格,人老練了不少?蓡栴}在于成交率太低,一天打下幾十通電話,真正有意來旅游的團隊寥寥。那些客客氣氣回絕的還好,讓于雪珠灰心的是有很多次在電話里被人家直接訓斥,告誡于雪珠不要再騷擾他們。況且他們在國內(nèi)沒有一個可讓來旅游的國內(nèi)企業(yè)信任的聯(lián)絡處。能力出眾的于雪珠嘆息自己的人脈、路子太少,最后不得不放棄商務接待這個行業(yè)。
琢磨擺地攤
于雪珠心里又煩躁又不服氣,狠下心不管丈夫李溫平的百般阻撓,一個人回國在深圳想設(shè)個點。但于雪珠仍然象大海中的一滴水般渺小,既沒有后臺背景,兜里的鈔票也只夠吃飯,自己能夠拿什么去租辦公室、請人員、聯(lián)系業(yè)務?誰信你?貓在一個小民房里的于雪珠在深圳空手套不來白狼,半年下去,只做成二單小業(yè)務。于雪珠心里又牽掛著遠在葡國的丈夫李溫平,便又灰溜溜地返回葡國了。
飯要吃,日子要過,于雪珠夫妻倆每個月光各種生活費用就要一千多歐元,沒有收入心里發(fā)慌!看人家開三百店,不用多費心打開門等著顧客遞錢就行了。
當然在葡國開個小三百店不容易,因為到處都是勢力雄厚的青田、溫州人的連鎖商鋪,一家接一家,來來去去,全是青田、溫州人的家族生意。
好在在南部法魯區(qū)的游客很多,在城區(qū)市中心有個市場可以擺攤,攤位費也不高。于雪珠和李溫平倆人便抓住這線生機,開始在南部法魯區(qū)市場上賣些從國內(nèi)進的工藝品。終于實現(xiàn)了顧客找上門來的夢想。
又陷僵局 無奈從頭再來
于雪珠和李溫平這對小夫妻倆美滋滋地盤算著再增加哪些產(chǎn)品,慶幸從此找到出路了,要好好在這個行業(yè)發(fā)展。
誰知沒有歡喜幾天,市場管理部門忽然宣布要整修路面停止營業(yè),生活又一次陷于僵局。國內(nèi)的親人、父母、哥嫂等都多次說:“不行你就回家來吧,和我們一起做生意!”
于雪珠知道丈夫李溫平不想回中國,她想到過離婚,但四年的夫妻,六年的感情,沒有很大的變故是割舍不下的。再加上李溫平是個老實的男人,已經(jīng)盡力地去適應這個婚姻,努力地做事了。不諳世故不是他的錯,當初自己喜歡的就是李溫平眼神中的清澈和單純。而且他也正在努力地改造自己,現(xiàn)在丈夫的身上已經(jīng)褪去了剛出道時的青澀,人也成熟多了。
雖然于雪珠夫妻倆因不同的個性和想法出現(xiàn)過矛盾和摩擦、也有話不投機的尷尬,但存在更多的卻是共同創(chuàng)業(yè)的理想、相互體恤、相互理解的感情。有時,于雪珠會惱怒丈夫的固執(zhí)、死板、小心眼、做事拖拉,委屈自己的辛苦,實際上她更疼惜他的笨拙、吃力和汗水。于雪珠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能者多勞,夫妻也一樣,畢竟自己闖蕩這么多年,經(jīng)歷的事比丈夫多,所以應該多擔一些責任。事情沒有做好自己也是需要檢討的。
于雪珠認為,哥哥姐姐們做得順手的生意不一定就適合自己,雖然在葡國四處碰壁,灰頭土臉,但這里也有很多讓她割舍不下的東西。
故此,她決定耐心地和丈夫李溫平一起尋找出路,于雪珠堅信沒有過不去的坎。干個體這幾年,雖然他夫婦倆沒賺到什么錢,但經(jīng)驗也積累了不少,這更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如果再不行,于雪珠就決定搞個快餐車賣北京小吃,畢竟,生存是第一位的。而此時此刻的丈夫李溫平也大力支持自己的妻子,兩口子約定,不論多苦多累多委屈,也要做出一番事業(yè)來。(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