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wǎng)消息:《澳大利亞時報》近日刊發(fā)題為《發(fā)揚奧運和平、友誼、團結、競爭精神》的社論文章表示,全世界華人盼望已久的2008北京奧運即將隆重開幕,屆時,全世界的目光都將通過各種媒體聚焦北京、聚焦中國。作為海外華人,我們衷心祝愿北京奧運會平安、祥和、多姿多彩,祝愿各國運動員發(fā)揚奧運和平、友誼、團結、競爭精神,賽出水平,賽出風格。
文章摘錄如下:
自1896年至今100多年來,現(xiàn)代奧運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和平,各國運動員無論來自任何國家,無論信仰任何宗教,無論那種膚色,無論政治觀點如何,甚至來自敵對陣營的運動員,到了奧運會場,就成了和平的使者。
奧林匹克運動會還為運動員、各參賽隊、各個國家之間提供了互相了解、建立友誼的場所。各主辦國敞開大門、敞開胸懷,擁抱著全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由1896年第一屆的13個參賽國,發(fā)展到今天的200多個,幾乎包括了五大洲所有國家和地區(qū)。就這一點說,奧林匹克運動會似乎比任何政治理念更能把世界帶向大同,把整個世界變成“奧運村”式的“地球村”。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團結精神,不僅體現(xiàn)在整體的團結與協(xié)作,也體現(xiàn)在各運動隊自己的隊員之間,特別是體現(xiàn)在需要合作的團體運動中,在這樣的運動中,缺乏團結的隊伍即使個人技術無與匹敵,整個隊伍也是一個失敗的隊伍。希望缺乏團結精神的隊伍能夠在北京奧運會中學到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
競爭人們似乎羞于說出口,但它始終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核心價值之一。奧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Faster, Higher, Stronger)就是鼓勵運動員與別人競爭,當然更重要的是與自己競爭,追求自我突破。在這種精神鼓舞之下,一項項紀錄被打破,一個個新人脫穎而出。這種精神體現(xiàn)在各個領域便讓世界不斷地進步著、變化著。當然,這種競爭精神是公平的、平等的、公開的、透明的。
當然,無論奧運會舉辦的多么隆重多么盛大,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都是暫時的,奧運會后,善于學習的國家應該繼續(xù)發(fā)揚奧林匹克精神,使這種精神惠于國家、惠于人民。
北京奧運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口號,這應該被看成是中國增加的獨具特色的奧運精神,其核心應該是人文奧運。關心人民的疾苦、關心人民的生活、關心人民的感受、關心人民的追求不僅僅是奧運期間的中國奧運精神,也應該是中國的治國精神。我們知道,中國5月發(fā)生的大地震,震撼了中國,震撼了世界,將近7萬人失去生命,1萬多人失蹤,數(shù)百萬人失去家園。奧運過后,我們的目光應該更多地關注他們,那才是真正落實了奧運精神。
我們祝愿北京奧運圓滿成功、祝愿中國人民實現(xiàn)多年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