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wǎng)消息:北京奧運會進行到第四天,被很多中國人看好的射擊隊員朱啟南、杜麗都未成功衛(wèi)冕。意大利《歐聯(lián)時報》今日發(fā)表時評文章表示,當我們?yōu)閵Z金的健兒們歡呼喝彩的同時,應(yīng)該把更多的掌聲和歡呼給予跟朱啟南一樣的運動員們。因為對于運動員而言,不僅僅是金牌才代表勝利,只要站到賽場上,只要去努力拼搏,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為他們而喝彩。文章摘錄如下:
在男子十米氣步槍決賽中,原本認為很有希望可以成功衛(wèi)冕的朱啟南,最后遺憾地獲得了一塊銀牌。領(lǐng)獎臺上,這位遺憾失金的中國小伙子不禁潸然淚下,此情此景讓人為之動容。在人前肆無忌憚流下的眼淚,對于一個堂堂七尺男兒,究竟意味著怎樣的含意?與金牌失之交臂的遺憾?沒能為國爭光的自責?抑或者是一種如釋重負的宣泄?個中滋味恐怕連朱啟南自己也分辨不清。盡管常言道“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但是這一次朱啟南哭得很男人、很英雄。
賽后朱啟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對于一個獲得過奧運冠軍的選手來說,奧運金牌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壓力也實在太大了。”我們很多運動員從十幾歲,甚至幾歲就開始參加嚴格的體育訓練,那本該是在父母親的呵護下享受無憂無慮童年的時候。也許從那個時候起,他們的人生軌跡上就已經(jīng)被刻上鮮明的目標——奪取奧運冠軍,為國爭光。如此之大的重負落在一個往往還是孩子的冠軍頭上,他們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射擊唯一的技巧就是心無雜念,集中精力。對于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就已經(jīng)披上奧運光環(huán)的朱啟南來說,今天他應(yīng)經(jīng)不再是四年前那個無憂無慮、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衛(wèi)冕冠軍”是一個承載了太多期望與壓力的頭銜。用朱啟南自己的話說,衛(wèi)冕冠軍對金牌的欲望會更加強烈。盡管在比賽的后半程朱啟南頂住了壓力,最后幾槍放手直追。然而不是朱啟南發(fā)揮得不好,而是印度選手有如神助。
看到朱啟南領(lǐng)獎臺上的動情一幕,中國人都為之動容。盡管比賽失利,但是大家給了朱啟南更多地寬容和鼓勵。因為在大家的心目中,這個年輕的小伙子仍然是英雄。他們認為朱啟南依然是最有實力的選手,四年后一定可以卷土重來。
同樣,跟朱啟南的遭遇相似,之前被寄予奪得中國“首金”厚望的杜麗也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出戰(zhàn)。然而主場優(yōu)勢還是沒有勝過衛(wèi)冕重任所帶來的焦慮和壓力。最終她還是遺憾的與那塊為之拼搏了四年的金牌擦肩而過。我們看到其它國家的運動員只要能拿到獎牌就已經(jīng)歡呼雀躍了,而我們卻一定要爭取金牌?金牌固然好,但是過程也同樣重要。每個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中都付出了我們難以想象的艱辛,他們能勇敢地走上賽場已經(jīng)很讓人敬佩了!能得到獎牌更是對他們的付出給予肯定,所以我們不應(yīng)該去苛求什么。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王者之氣!
當我們?yōu)閵Z金的健兒們歡呼喝彩的同時,讓我們把更多的掌聲和歡呼給予跟朱啟南一樣的運動員們。其實對于運動員而言,不僅僅是金牌才代表勝利,只要站到賽場上,只要去努力拼搏,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為他們而喝彩。因為在億萬中國人的心中,他們一樣是英雄,一樣是祖國的驕傲!(鐘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