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前由加拿大多倫多市東區(qū)華商會倡導并籌建的“中華門”牌樓,可望于今年春天在唐人街中心地帶——芝蘭街和百老匯大道附近竣工落成。據(jù)了解,由中國國務院僑辦贈送的一對漢白玉石獅子也坐落在附近。屆時,石獅將和牌樓交相輝映。
2008年11月24日,在“中華門”牌樓奠基儀式上,多倫多市市長苗大偉表示,該工程將成為多倫多市政建設的新地標,體現(xiàn)了加拿大華人為支持加拿大和多倫多市的建設所體現(xiàn)出的勇敢和智慧。
作為加國首都,渥太華將成為繼溫哥華、多倫多和蒙特利爾之后,又一個擁有中式牌樓的城市。按照現(xiàn)在的設計規(guī)劃圖,造價60萬加元的牌樓屋頂是雙層的古典式建筑,由圓形立柱撐起。牌樓上刻有“渥太華唐人街”字樣,兩旁是一龍一鳳。兩根立柱前則各有蹲伏的石獅。整個牌樓標高8米,寬12米,十分巍峨壯觀。此外牌樓設計全面考慮了渥太華冰雪嚴寒和北風肆虐的特點,在牌樓的雙層屋頂中留有空間,這一設計與其他城市的牌樓有所不同。
溫哥華是加拿大通向東方的門戶,一個多世紀以前,就有中國人到此定居。孫中山先生曾3次到訪溫哥華。如今溫哥華市內(nèi)有一個龐大的唐人街,市民多半是華人。
2005年10月22日,經(jīng)過重修的溫哥華唐人街“中華門”煥然一新。“中華門”舊牌樓是1986年溫哥華世博會結束后,中國政府送給溫哥華市政府,再由市政府轉(zhuǎn)贈給華埠僑團的,安置于中華文化中心廣場外。這座木制門牌歷經(jīng)十余年風雨,日趨朽腐,直到被新修的“中華門”所取代。新牌樓由溫哥華的姐妹城市廣州贈送,以具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云石浮雕為特色,外觀簡潔雅致。
溫哥華唐人街另一座著名的牌樓是由千禧協(xié)會興建的千禧紀念牌樓。該牌樓的設計者、華裔建筑師韋業(yè)祖表示,為了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底蘊,凸顯唐人街環(huán)境形象,他最后決定以華人歷史文化所強調(diào)的“和諧”精神,為千禧門立體地標的主題。
千禧門樓高15米,屹立在唐人街片打街和泰勒街口附近,正是百余年前唐人街誕生的原址。牌樓頂端以中國傳統(tǒng)琉璃瓦和飛檐為特色,搭配宮殿楹柱;西向的大牌匾以藍底鏤金的大字,畫龍點睛地題出:“千禧門”;牌坊另一面則有“繼往開來”的題款。
在韋業(yè)祖的精心設計下,千禧門橫梁雕飾以中國漢、滿、蒙、回、藏等7個民族為主題,檐門梁柱的造型以凸顯均衡美感為特色。此外,千禧門兩旁置放一對由中國政府贈送的白色石獅子。(喬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