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桑拿是種享受,過“桑拿天”卻令人難以忍受。眼下已經(jīng)入伏,“桑拿天”來襲,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桑拿天易引發(fā)四種病
專家介紹,一般認為,高溫、高濕且少風的天氣就可視為“桑拿天”。在這三個因素中,以濕度高最為典型。有數(shù)據(jù)顯示,當空氣濕度達到80%—90%時,即使氣溫只有33攝氏度,也已經(jīng)能讓人感覺到悶熱難受了。
“桑拿天”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
專家指出,“桑拿天”腹瀉和心腦血管病患者增多。除此之外,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暑濕天氣還容易引起多種不適。
腹瀉
天熱就想吃涼的,可胃喜溫怕冷,往往快活了嘴,傷了腸胃。再加上夏季炎熱,細菌活躍,食物易腐敗變質,更為人們的腸道安全埋下了隱患。
中暑
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會導致出汗不暢,體熱發(fā)散受阻,容易引發(fā)中暑。專家表示,平常應多注意通風,有對流風時,悶熱感會相對緩解。
心腦血管疾病
夏季出汗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大,容易形成小血栓,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發(fā)作。室內外一冷一熱的刺激,會使血管出現(xiàn)驟縮驟擴,血壓也會隨之上下波動,易引發(fā)腦出血意外。
呼吸系統(tǒng)疾病
一般認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易發(fā)在冬季,但數(shù)據(jù)顯示,夏季悶熱天氣里,感冒、傷風等病的發(fā)病率高于全年平均水平。
家中備4寶應對“桑拿天”
要想過好“桑拿天”,清暑、養(yǎng)心、健脾、祛濕是重點。專家推薦了“桑拿天”最適合吃的“四件寶”。
最適合的茶:綠茶。不僅解渴消暑,還能清熱解毒。
最適合的蔬菜:瓜類和豆類。絲瓜、冬瓜等有利濕作用,悶熱天里吃點海米冬瓜,可祛暑除濕。四季豆、豇豆等能夠健脾,有助于調節(jié)腸胃功能。
最適合的水果:西瓜。西瓜是夏天最常見的水果,既能利濕,也有很好的解暑效果。不過,專家提醒,西瓜也不能吃多,而且最好不要吃冰鎮(zhèn)的,以免損傷腸胃。
最適合的佐料:生姜和蒜。姜、蒜溫胃,有助于發(fā)散陽氣,暢通排汗,而且能解毒,可減少因吃了不干凈東西而導致腹瀉的危險。
此外,專家還特別推薦了幾個食療方。
三伏清暑飲:荷葉、藿香葉、薄荷葉各5克,泡水代茶飲。其中,荷葉清瀉暑邪,藿香芳香化濕,薄荷疏風散熱。
三伏健脾方:薏苡仁、白扁豆、綠豆煮粥。豆類健脾,薏苡仁化濕,對脾胃不和者尤其適合。
三伏養(yǎng)心茶:西洋參3至5克,麥冬5克,甘草3克泡水喝。適合天氣炎熱時,容易出現(xiàn)心慌氣弱、渾身沒勁等癥狀的人。
三伏開胃茶:麥子、大米炒半糊,加點山楂片、荷葉,一同泡水喝,有助開胃,適合天熱就不想吃飯的人。
避高溫 自然涼
除了“吃”以外,“桑拿天”在生活中還應該注意點什么呢?
專家指出,夏天不能怕熱,不能貪涼,這是中醫(yī)自古以來就講究的過夏準則。平時空調最好不要低于26攝氏度,或保證室內外溫差不能超過8攝氏度,每過2個小時應通風半小時,遇到濕度特別大的時候,應以除濕為主。
此外,平時不要吃太多涼的東西,冰水少喝,溫水最好,有保護腸胃的作用。
專家提醒,起居上注意“避高溫、自然涼”6個字,最好的做法是:
晚上11時上床睡覺,天亮起床,中午再睡1小時午覺;早晚出門乘涼,樹陰下最好;如太陽大時出門,一定要戴帽子,避免頭部暴曬,否則可能因大腦缺血導致中暑。
另外,不論天有多熱,晚上睡覺最好蓋個薄被,少開空調,以開窗通風為好。如果不小心患上了空調病,打噴嚏、流鼻涕,可將3片生姜、10克紫蘇煎水喝,會有一定療效。(摘自美國《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