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賓華校學生的課業(yè)也不輕松,他們不僅要學習菲文、英文、科學、社會科學等,還要學習華語。而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的交流工具只需要用菲語、福建話、英語,學習華文的目的沒有得到明顯的體現(xiàn)。
正是基于這一點,一直以來學生學習華語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幸運的是,最近幾年來,全球范圍內(nèi)興起的“漢語熱”,讓華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加之菲律賓老一輩華人想讓子孫后代能繼續(xù)保持中華民族的語言和優(yōu)良文化,越來越多的學生也化被動學習漢語為主動學習了。
大多數(shù)的菲律賓華人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強,也比較活潑好動。三四十個學生的課堂內(nèi),教師如果沒有很好地控制課堂秩序,一切再好的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也只能變成空談。關于中學部課堂管理方面,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值得大家關注。
一、第一堂課的重要性
第一節(jié)課學生與教師初次見面,教師就應該把一切主要的課堂規(guī)則明確地傳達給學生。教師可以使用PPT或者馬尼拉紙把規(guī)則展示出來。在菲律賓中學部的華語課堂上,我認為三點規(guī)則很重要:
第一、教師進教室前,學生應該準備好所需的上課材料。我所在的光啟學校,華語課是跟其他科目交叉上課的,而且除了課間和午餐時間外,學生上完一節(jié)課后并無休息時間,這就要求學生能建立良好的習慣,盡早開始短暫的華語上課準備。有些華校有下午的固定授課時間,學生如果沒有在上課鈴響后馬上準備好所需的材料,不僅會造成時間的浪費,也會影響到整個教學效果。
第二、課堂要有清晰、明確的規(guī)則。課堂要活躍,并不是說學生就可以“為所欲為”。上課期間,不可以吃零食,不可以跟鄰桌聊天,不可以隨意走動。盡管教師在第一堂課就給學生打了“預防針”,但是還是有個別學生會嘗試一下老師所謂的“規(guī)則”。這時候,就需要看教師如何應對了。以學生說話,跟別人聊天為例,經(jīng)過教師警告后,學生還是不改,那學生就應該受到學;蛘呤墙處熕ǖ囊恍┨幜P。教師對于第一個“違規(guī)事件”的處理千萬不能太“善良”,要嚴格處理。否則,日后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來挑戰(zhàn)老師的規(guī)則了。
第三、教師可以列出一些相應的獎勵與鼓勵措施。在第一堂課跟學生講明這些措施后,學生才不會對華語產(chǎn)生畏懼甚至是討厭情緒,并調(diào)動起積極性,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日后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課堂規(guī)則應堅持不懈
教師應該秉有基本的教師準則,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對待所有學生,教師都不能戴著有色眼鏡,誰犯了錯,該受何等懲罰,就要嚴格執(zhí)行下去,而不能因為某些學生學習成績特別好,就可以放任他犯錯而不受懲罰。但是在現(xiàn)實情況下,還是有個別學生會存在“特殊問題”,對待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另想對策。而且也不能開學初規(guī)則很多很嚴,學期末就全部免除,這樣既不符合學校規(guī)則,也不利于整個學年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再者,教師跟學生承諾了的事情,也一定要堅持做到。比如說,規(guī)定考試滿分的學生有獎,教師一旦說了,就要言而有信。即使教師在批閱作業(yè)或者處理某事件上出現(xiàn)失誤,教師也應該大膽跟學生承認錯誤。這些都有利于教師良好形象的樹立。教師在無形中教育了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不僅有利于日常教學工作的展開,而且也有助于學生未來的成長。
三、掌握每堂課的時間和教學進程
菲律賓華語課的上課時間一天最多就兩個小時,搞好課堂管理有利于利用這些寶貴的時間。無數(shù)研究發(fā)現(xiàn),每堂課的最初和最終時間是學生記憶力最好的時間段。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前以最短的時間來組織和管理教學,集中學生注意力,而在課堂即將結束的時候,教師也應該及時總結復習本課堂主要內(nèi)容,加深學生的印象。
關于課堂進程,教師應該具備在同一時間內(nèi)順利處理兩件或兩件以上事情的能力。比如說,在講解生詞的時候,個別學生不注意,教師應該在不影響全班同學的情況下,使用眼神或手勢提醒該學生注意聽講。教師還應該顧及到一些打擾因素的發(fā)生,比如說學生臨時想上洗手間,學校人員突然要通知緊急事情等。
以上這些是筆者在菲律賓教授漢語期間,在課堂管理方面的一些看法和觀點。
讓菲律賓的孩子學好漢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對他們來說,這是第二語言的學習,肯定存在學習的障礙與困難。但是,如果每位華語教師,特別是來自中國的志愿者老師,能夠很好地掌控整個課堂,維持好課堂秩序,那么所有辛苦準備的教學設計就有了很好的機會得以實現(xiàn),否則,任何宏偉的教學目標也只能是一紙空文。(華文教學通訊》2009年第5期/肖玲玲,福建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