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琳勉勵漢語志愿者:傳播中國文化要當"苦行僧"
2009年02月01日 10:59 來源:新華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1月31日下午,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漢辦)主任許琳在巴黎與全法國公派漢語教師及漢語志愿者暢談,勉勵大家要當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排頭兵”和中國文化傳播的“苦行僧”。
在中國駐法使館教育處舉辦的這次座談會上,許琳首先向全法公派漢語教師和漢語志愿者們拜年,并與他們暢所欲言,討論了在法國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困惑。漢語志愿者劉英華,目前在法國一所中學教授漢語,她坦言自己的身份很尷尬,在學校不能獨立登上講臺,自主決定教學內(nèi)容,而是只能跟學校的中文老師配合,服從其教學計劃。對此,中國駐法國教育公參朱小玉解釋說這是法國法律所規(guī)定的,只有通過教師資格考試的人才能登上講臺授課。
在聽取并回答了漢語教師及志愿者的提問后,許琳感慨良多,她說中華文化走出去是一項艱巨、長期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她勉勵大家,作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排頭兵”和“先鋒隊”,要做好克服困難的心理準備。她說,“文化的傳播不似堅船利炮,一仗定勝負,也不像工業(yè)革命立見成效。因此文化的傳播者必定是苦行僧!
她最后感謝大家為推廣漢語事業(yè)貢獻了力量。
據(jù)中國駐法使館教育處介紹,法國學習漢語的人數(shù)連續(xù)6年大幅度增加,截止到2008年,全法學習漢語人數(shù)達6萬人。法國目前已設立了10所孔子學院和1個孔子課堂。
截止到2008年,中國已派出126人次漢語教師來法任教。2008年9月開辦了中文國際班,國家漢辦派遣12名教師來法,用中文在13所中小學教授語文和數(shù)學課程。為滿足漢語教學需求,國家還先后派出57名漢語教學志愿者,目前共有30名志愿者分布在法國20多個城市。(張之簡)
【編輯: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