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在(6月)24日啟動的“漢語橋――美國中小學校長訪華之旅”上獲悉,漢語在美國學校教育中日漸“走紅”,漢語熱正從大學開設的孔子學院向中小學傳播。
由中國國家漢辦主辦、美國大學理事會協辦的“漢語橋――美國中小學校長訪華之旅”24日晚在人民大會堂啟動。來自美國40個州的430名中小學校長及教育官員應邀來華,并將在為期一周的時間內,赴浙江、黑龍江、河北、湖北、江蘇等地參觀訪問,與當地學校建立姊妹學校關系。
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在歡迎儀式上說,今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與合作,對于增進世界和平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兩國開展語言教學合作,加強青少年間的溝通與交流,不僅符合雙方的利益,也將造福于世界。中美已連續(xù)4年聯合舉辦“漢語橋――美國中小學校長訪華之旅”,迄今已有超過2000名美國中小學校長和教育官員來華訪問。通過訪問,大家對今日中國有了真實感受,大大增進了中美人民間的了解和友誼。
國家漢辦主任許琳說,每年的“漢語橋”活動都安排美方代表親身體驗中國文化,希望通過他們,推進美國當地社會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認知,推動兩國中小學在語言教學方面開展合作。
美國大學理事會主席卡珀頓說,從2006年起,美國推動中小學開設阿拉伯語、俄語、印地語、波斯語、漢語5種外語教學,其中漢語最受歡迎,占5種語言開課率的90%以上。
目前,美國開設中文課的中小學已超過4000所,學習漢語的學生超過14萬人。漢語已成為美國外語教學中發(fā)展最快的語種。此外,美國已開辦孔子學院(課堂)57所,是舉辦孔子學院最多的國家。
據悉,今年,中美間將啟動“三個800”項目,即為800名美國孔子學院學生和本土中文教師提供獎金,邀請800名美國大中學生參加在中國舉行的夏令營,邀請800名中小學校長和學區(qū)負責人訪問中國。(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