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怎能“迷惑人心”?
2009年07月06日 15:00 來源:金羊網(wǎng)-羊城晚報
成語“蠱惑人心”,語出《元史·刑法志》:“諸陰陽家者流,輒為人燃燈祭星,蠱惑人心者,禁之!薄靶M”,古代傳說中一種由人工培育的毒蟲。把許多毒蟲放在器皿里讓它們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叫蠱,可以用來害人。
“蠱惑人心”往往誤寫為“鼓惑人心”。請看下面一個例子:“不錯,嘉靖皇帝死后,隆慶上臺之初,也曾猛砍一斧頭,將‘方士付法司論罪’,以示撥亂反正。但是,這絕不意味著他不再崇奉動輒以煉丹術鼓惑人心,取悅皇帝的道教!(見2003年12月11日《中華讀書報》文《厚誣乎?粉飾乎?———〈張居正〉引發(fā)文史之爭》)“蠱”是會意字,上從蟲,下從皿,像毒蟲放在器皿里!靶M惑”,用蠱使人受毒害而迷惑!靶M惑人心”,指用欺騙引誘等手段迷惑人,搞亂人的思想。“鼓惑”從字面講有煽動、迷惑的意思,但實際上沒有這個詞,它是生造的訛誤詞。按字面說,“蠱惑人心”是“用蠱來迷惑人心”的意思,寫成“鼓惑人心”是錯誤的!肮摹笔且环N樂器,可以激勵士氣、鼓舞人心,怎么能“迷惑人心”呢?(摘自《成語讀寫辨誤100例》)
【編輯: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