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漢語橋”:西方年輕人借漢語熱尋中國機會
2009年07月28日 11:27 來源:新華網
發(fā)表評論

“中國是一個機會多的國家,尤其是工作方面機會。我希望明年來北京或長沙留學,畢業(yè)后或許能在這里找份工作!卑拇罄麃喆蠖䦟W生隆龍告訴記者。
作為第八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晉級復賽的112名外國選手之一,隆龍7月上旬應邀來華參加在湖南長沙舉行的復賽和決賽,以及在中國多個城市的文化體驗活動。
讓隆龍興奮不已的不只是湘西鳳凰秀美的風光,中國社會經濟各方面所展現出的“機會”更加誘人。
隆龍說,他一開始只是對中國人和中國文化感興趣,但這些年來發(fā)現中國經濟發(fā)展很快,于是逐漸產生學好漢語、畢業(yè)后在中國從事商科領域工作的念頭。
另一名來自澳大利亞的選手福萊特說,澳大利亞企業(yè)參與設計了北京著名建筑“水立方”。作為一名建筑專業(yè)的學生,他從那時開始對中國市場產生興趣。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所長、國家語委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主任姚喜雙教授說,“漢語橋”比賽在世界各國舉行預賽,入圍選手受邀來華參加復賽和決賽,賽事規(guī)模大、影響遠。
姚喜雙說,與先前幾屆比賽相比,這次比賽涉及大約60個國家,參賽選手更多,選手水平也更高。值得注意的是,以往一般是亞洲選手表現更好,而現在越來越多西方國家選手漢語水平過硬。
“‘漢語熱’現象背后是中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對外界吸引力日益上升!罢Z言搭臺,經濟唱戲”,外國人經由書法、飲食、戲劇、舞蹈等文化藝術形式了解中國的同時,更以熾熱眼光關注著中國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币ο搽p說。(楊舒怡)
【編輯: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