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鬼蛇神”是古人的偶像
2009年07月28日 11:34 來源:重慶晚報
發(fā)表評論


十年動亂時期,“牛鬼蛇神”是一個使用率特別高的詞語,泛指各種各樣和妖魔鬼怪,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但溯其本源,它的原義并非如此。
“牛鬼蛇神”一詞,最早見于唐代詩人杜牧的《李賀詩序》:“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幻荒誕也!崩钯R也是唐代著名詩人,才華橫溢,他的詩別具一格,常寫神仙鬼怪,號稱鬼才。杜牧給李賀的詩集作序,為了形象地說明李賀詩的這一特色,便用“牛鬼蛇神”作比較,指出即使是長著牛頭的鬼和有著蛇身的神,也比不上李賀描繪的虛幻荒誕境界。
在中國古代,牛和蛇在人們心中一向地位是很高的。牛象征著勤勞堅韌的精神,蛇則是華夏民族早期崇拜的圖騰標志,后來則號之為“小龍”或“地龍”。牛頭之鬼和蛇身之神,都是正面形象,人們是把它們當作偶像加以頂禮膜拜的。正因為如此,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不少部族領(lǐng)袖和英雄人物,如伏羲、女媧、大禹等,都被人們描述成牛首人身或人首蛇身的形象加以頌揚。唐代大文學(xué)家韓愈說:“昔之圣者,其首有若牛者,其形有若蛇者!敝傅木褪沁@種情形。由此看來,在中國古代,壞人還沒有資格被稱作“牛鬼蛇神”。(陳慰)
【編輯: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