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對于皇帝的稱謂
2009年08月05日 11:58 來源:中國華文教育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皇帝”這一稱謂,在中國幾千年封建專制時代相沿不變,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皇帝還有特定的稱謂。
天子:“天子”一詞的出現(xiàn),早于皇帝制度的產(chǎn)生。君天下者以天子自居,故稱天子;实壑贫犬a(chǎn)生后,皇帝也稱天子,但為他稱。董仲舒《春秋繁露》云:“德侔天地者稱皇帝,天佑而子之,號稱天子。”
朕:“朕”是皇帝的自稱。秦王嬴政稱帝前,普通人皆可自稱朕,嬴政稱帝后,“朕”成為皇帝一人的專稱。
陛下:人臣對皇帝或臨朝皇太后的稱呼。
上:史家記載歷史,或臣下相互對話時多稱皇帝為“上”或“今上”、“皇上”、“圣上”、“明上”、“主上”等,凡皇帝所作詔書或指示,也叫“上諭”。
乘輿:“乘輿”的本意是指皇帝所乘之車或皇帝的衣冠器物,由于皇帝至尊無上,便用“乘輿”作代表。
車駕:古籍中以“車駕”稱皇帝者,比比皆是,所以用“車駕”作為皇帝的別稱!稘h書•高帝紀》注引顏師古曰:“凡言車駕者,謂天子乘車而行,不敢指斥也!
縣官:在漢代,常用“縣官”作為“皇帝”的別稱。真正意義上的一縣的長官,則稱為“縣令長”,不稱“縣官”!稘h書•霍光傳》:“縣官非我家將軍,不得至是。”注引如淳曰:“縣官謂天子!
國家:自東漢始,常用“國家”代表皇帝!顿Y治通鑒》記載晉惠帝元康元年“今內(nèi)外阻隔,不知國家所在!弊⒃唬骸皣抑^天子。自東漢以來皆然!
朝廷:古代文獻典籍中,有時也用“朝廷”來代表皇帝。《資治通鑒》記載,東漢獻帝初平二年“關(guān)東諸侯將領(lǐng),以朝廷幼沖,迫于董卓。”同書初平三年王允曰:“朝廷幼小,恃我而已!
寡人:古代侯王自謂孤、寡人、不谷(谷),意為少德之人,以示自謙。唐以后唯皇帝自稱“寡人”。
【編輯: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