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考古人員在進行文物調查時意外地在全真派祖庭附近發(fā)現(xiàn)了其開派祖師――王重陽的明代石坐像,其兩個弟子侍立兩旁。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程林泉介紹,在全真派的祖庭重陽宮的下院――戶縣甘河鎮(zhèn)的遇仙宮舊址,文物人員近日發(fā)現(xiàn)三尊石像,一人端坐,二人侍立。此次發(fā)現(xiàn)的三尊石造像,為研究全真教的發(fā)展歷史和明代造像藝術提供了翔實的資料。
經(jīng)過研究,這三尊石像分別塑造的是全真教的王重陽、馬鈺和孫不二。其中王重陽造像為坐像,位于遇仙宮大殿的祭臺正中,頭戴束發(fā)高冠,面容豐滿,雙眼微睜,直鼻閉口,長須,身穿長袍,雙手抱于胸前,衣褶線條幾乎完全對稱,表情嚴肅,給人以沉著敦厚、莊重之感。其底座長方形,略有殘缺,通高1.63米,底座有陰刻楷書“大明正德七年四月十七日”等字樣。
馬鈺造像與孫不二造像均為侍立造型,位于王重陽石造像左右兩側,在造型上有一定的相似,均為頭戴道冠,面部豐滿,高額鳳眼,直鼻口微合,褒衣博帶,中有浮雕,立于石座之上。馬鈺的石造像通高1.4米。孫不二石造像兩手拱于胸前,立于石座之上,通高1.5米,石造像臂有殘缺。
程林泉說,這三尊造像最早于上世紀末在戶縣甘河鎮(zhèn)的遇仙宮出土,重要的是在王重陽造像的底座有陰刻楷書“大明正德七年四月十七日/造像施主東嚴村楊榮張氏楊堂/造真人像西嚴村同臣李杰/本宮主持康繼逵”等字。
王重陽生活于12世紀的中國北方,少時醉心武學,后棄妻子學道,創(chuàng)立了全真教,被尊為重陽帝君。七位嫡傳弟子馬鈺、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因其對全真道的傳播和發(fā)展作過貢獻,被尊為北宋真人,并得到元世祖的詔封。(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