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還在日本的大學念書的時候,經(jīng)老師的介紹我開始了在一中文學習班教中文,自那以來20年過去了,不論是刮風下雨,還是風和日麗,每到星期天我就要拎著沉甸甸的書包,乘坐1小時的電車趕去教中文。
開始的那年應(yīng)該是八十代末的春天吧,那時對中國感興趣的日本人很多,學習班的人數(shù)20-30人,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數(shù)漸漸地減少了,現(xiàn)在班上只有七八個人了,可是我們?nèi)匀粓猿种。班上的同學男性比較多占90%,年齡大的也比較多,學員中最高年齡為79歲,最低年齡為30歲。其中,有退休人員、市政府的在職公務(wù)員、公司職員、專業(yè)主婦以及派遣公司職員。
說實在話,開始的時候,我不知道應(yīng)該怎樣教他們,也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匆獙W習中文。雖然這樣,到了星期天,我還得硬著頭皮去做一名臨時的中文教師。沒有誰對我評價,我自己也毫無自信,可是我的學生們在等待著我。
為了不使學生們失望,我拼命地教他們,并希望他們能盡快地掌握中文。可是我卻發(fā)覺他們對反復地學習簡單的中文一點兒也不厭倦,對難度稍大有反應(yīng)。還有在學習時,學員們之間有時會偏題聊天去了。對于他們之間的談話,我感到為難,本想制止他們,希望他們集中精力學習,可是想想我們的課并非正式課堂就隨之去吧。久而久之我甚至也參與他們之間的談話。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了他們學習的目的,是在學習中文的前提下,希望能和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的人進行交談和交流。在日本,在同一會社或同一職場,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越來越緊張,彼此之間是不能進行深入并輕松的交往的。但是在我們班上,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大家所談及的內(nèi)容有政治的、經(jīng)濟的、生活的以及日中關(guān)系、世界局勢等方方面面。
隨之,我也開始明白了要適應(yīng)他們的胃口,學習班才能持續(xù)下去。所以我經(jīng)常調(diào)整學習內(nèi)容,照顧新同學,還增加了聽力、圖片識字、背誦唐詩、中國小知識等內(nèi)容,我還學會了要掌控這個班,因為我是老師,是這個班的主持人,現(xiàn)在我們班上的氣氛是越來越輕松、愉快和活躍。
托大家的福,我這個老師是越做越好,我們大家都能在周末的晚上共同學習,度過兩個小時極其短暫的美好時光,同時我還能從學員們那里學到不少的東西,得到幫助,真是一舉多得?吹綄W員們能堅持來聽課,看到他們的中文水平在不斷地提高我心里樂滋滋的。
我們的中文班已有20多年的歷史了,我還得教下去并且很樂意教下去,直到同學們對我說“解散吧”的那一天。(來源:《日本中文導報》 作者:李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