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漢語,成就希望”是今年“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的主題。漢語橋是一座溝通的橋、快樂的橋、充滿希望的橋,她讓全世界熱愛漢語熱愛中華文化的人們,通過這座橋,更多地了解中國,更多地感受中華文化!皻v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人們給予中華文化的美譽,但是如若你沒有親自體驗,我想你對于這樣的贊譽的理解是空洞的。
大家都這樣說,全世界都在不斷掀起“漢語熱”的高潮。特別是在印尼,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對于漢語的熱切渴望,因為,在這里,漢語被可愛的印尼同胞認為是繼英語后的世界交流語。這些想法是如此真誠,盡管在初聞時讓我們有點兒受寵若驚。
我可以很驕傲地說,現(xiàn)在我的身份是一名漢語教師,我深深地愛著我的工作、我的學生、我的學校,且讓我把它稱為奮斗的事業(yè)吧,我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教師這個職業(yè)也讓我體會到空前的受人尊重。
我們的學生單純而可愛,認真且善良,一個個好像我們的孩子一樣。我們已經(jīng)不再刻意糾正華族的學生把自己稱為“中國人”,“中國”對于他們來說是個多么親切的名詞,而“中國老師”在他們眼中是個多么親昵的稱謂。有時也許我不太像個老師,他們把我當成姐姐、朋友、甚至寶貝,但是我喜歡這樣簡單、真誠而又幸福的感覺。友族同學對于中國的向往令我們感到吃驚,聽到他們用不太溜的漢語說著“上海”“廣州”,用激動的情緒高歌“北京歡迎你”,我們內(nèi)心的喜悅和感動油然而生。有的同學想在大使館工作,想為中印兩國的友誼做出努力;有的想去中國做生意;也許有的同學就只是想去中國爬爬長城,走一走、看一看,但是他們對于中國的熱愛都是一樣的,因為他們的善良和微笑,與中國人是一樣的。
為了給我們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漢語能力的舞臺,創(chuàng)造一個互相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激勵同學們學習漢語的熱情和興趣,增進對中國語言和中華文化的理解,所以我們舉辦了這一次第八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印尼賽區(qū)亞洲國際友好學院校內(nèi)選拔賽。在這一次的比賽中我們進行了漢語演講、中國文化技能展示和中國國情知識的考察,雖然最后只有四位同學可以代表學校去雅加達參加全國的比賽,但是每一個參賽的同學,甚至每一位觀眾都全情投入,讓我們評委驚嘆、喜悅、感動不已。
在這一次的比賽中,我擔任中國文化技能展示部分的評委。各位選手展示的技能可謂百花齊放,各顯神通,中國民族舞蹈、中國歌曲演唱、繞口令、中國民間手工藝、書法、武術、中國菜的烹飪等等,讓我大飽眼福。
就是這個叫Louis的友族學生,以一首《感動天感動地》,把我感動得稀里嘩啦的。想著當初她第一天入學的情景,因為晚來了兩周,我們的拼音已經(jīng)學完了,我很擔心這個對漢語一竅不通的友族同學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從a o e i u ü一點一點地補課,Louis慢慢地跟上了其他同學,而現(xiàn)在她可以用漢語跟我們作簡單的交流,能唱出這么感動的華語歌曲。
想著所有和Louis一樣認真努力的學生們,想著幾個月以后我就要離開他們,我的心一陣陣地疼,淚水也止不住地往外涌,感情肆無忌憚地宣泄,讓我無法控制。我是向來很重視自己在照片上的樣子,雖然被偷拍了很多張不好看的哭相,但是這一次我沒有刪除,我覺得這是最真實的美,最珍貴的記憶,讓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在印尼的這一段美好時光。(摘自:印尼《國際日報》,作者:袁文娟,亞洲國際友好學院華文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