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僑網(wǎng)消息: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比绻f念出這首《憫農(nóng)詩》的是一名碧眼金發(fā)的洋人小孩,你是否會有一絲反思、一點鼓舞,納罕一個洋人小孩怎么也能字正腔圓地把唐詩朗誦出來?
這便是新加坡推廣華語理事會所推出的第一波宣傳短片所要表達的潛臺詞——只要有心,學好華語并不難。
該理事會3月17日在新加坡講華語運動開幕式上首次播放由幾名洋人和黑人小孩說華語的有趣畫面。其中一名小孩正是國際知名的美國投資家羅杰斯(Jim Rogers)年僅五歲、乳名為“快樂”的女兒。
“快樂”的母親佩姬(Paige Parker)受訪時透露,她家中有一名來自中國的家庭教師常住,每天都在教導“快樂”學習華語及其他與中國相關(guān)的知識,至今持續(xù)了五年,“快樂”也因此能說得一口標準華語。
目前就讀于南洋幼稚園的“快樂”經(jīng)人介紹,成了被新加坡推廣華語理事會從約100名小孩中選出來拍攝宣傳短片的八名該國“講華語大使”之一。
為進一步讓“快樂”有個良好的華文學習環(huán)境,佩姬直言他們家上個月已搬到南洋小學附近,并希望這對她明年報名入讀這所名校有幫助。
詢及夫婦倆堅決要讓女兒學好華文的原因,本身也已學了三年華文的佩姬表示他們都相信在女兒有生之年,必定會見到中國崛起這個重要發(fā)展。因此,他們決定趁女兒學習能力非常強的時候,把華文當成能讓女兒一生受用的“禮物”獻給她們。
新加坡內(nèi)閣資政李光耀也認為學習語言同年齡有一定的關(guān)系。他以自己為例,指出由于他是成年之后才學習華文,因此華文的根基不深。
“我的孩子就是在短片中的小孩那般的年齡開始學習華文,所以他們就像是半導體收音機(transistor radio),一扭開就有聲音。我呢?就像一臺老電子管收音機(valve radio),扭開后還要它慢慢熱起來,才能發(fā)出聲音。所以,每當我去中國或臺灣時,第一天總感到非常難過,第二天情況好多了,一個星期后就已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