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雅琦是地道的貝爾格萊德女孩,丹妮婭是她本來的名字,如果不是隨口而來的漢語,很難將這個金發(fā)碧眼的女孩與中國聯(lián)系起來!拔蚁肴ケ本⑷ド钲,在北京看看奧運場館、找工作,”丹妮婭用漢語告訴記者。
丹妮婭是第25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一名志愿者,與她的第一次碰面頗具戲劇性。“你好,是中國人嗎?貝爾格萊德歡迎你!钡つ輯I的漢語讓記者大吃一驚!拔蚁矚g中國,我是這里的志愿者,你可以找我?guī)兔!钡つ輯I的微笑很可愛,藍色的眼眸中透著清澈。
“這是我的同學伊娃娜,她也是學漢語的,是大學一年級的,”丹妮婭說,她是貝爾格萊德大學4年級的學生,專業(yè)是中國語言文學,“我沒有中文名字,李雅琦是一個中國記者剛剛幫我取的,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丹妮婭告訴記者,除了老師,她沒有其他中國朋友,只有一些中國網(wǎng)友。“大運會讓我交到了很多中國朋友”。
能見到北京奧運會冠軍程菲、江鈺源,丹妮婭很開心,因為她也是個體育迷,這次還為大運會組委會客串“賽會記者”,采訪了江鈺源!八f得太快了,我聽不太清,你幫我聽聽,”她把錄音筆遞給記者,“體操、籃球、排球……這些運動我都喜歡。”
對于中國,丹妮婭更多的印象還停留在電視中!拔以陔娨曋锌戳吮本⿰W運會的轉(zhuǎn)播,很美、很壯觀,我想去北京,到那些場館看看,想在北京找個工作,也想去下一屆大運會的舉辦城市深圳,當語言志愿者。”丹妮婭幸福地為她的中國生活憧憬著。
其實,5年前的她對中國的感覺還只停留在中餐上!柏悹柛袢R德有一家中餐館叫‘北京飯店’,那里的餃子很好吃,可我現(xiàn)在還是分不清里面的餡,這是我最大的困惑,”丹妮婭說,5年前她開始接觸漢語時很難,如今,即將畢業(yè)的她渴望成為一名“中國通”。(鄒大鵬 馬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