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學天堂澳洲,最近接二連三地亮起了紅燈,根據(jù)澳大利亞政府公布的數(shù)據(jù),從2001年起大約有2646名國際留學生被羈押,當中大多數(shù)來自中國,拘押的理由大多是因為出勤率偏低,學業(yè)通不過。此前也有報道,中國留學生在澳洲死亡率、犯罪率也偏高,《僑報網(wǎng)》最近引用澳洲官方統(tǒng)計,在澳中國留學生的自殺傾向為澳洲當?shù)氐乃谋丁?/p>
這些報道令人憂心,究竟是澳洲出了問題,還是我們的留學政策出了毛病,又或者是某些人士所說,這些到澳洲留學的中國孩子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甚至不乏壞孩子?
相對于別的國家,澳洲的留學移民政策比較寬松,學校入學的門檻比較低,所以留學生的人數(shù)眾多,留學生的問題也比較突出。以我的觀察,我想強調這么幾個方面。
一、價值觀、世界觀的沖突是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姑且不說留學的孩子都是在高中、大學階段出來的,就拿我自己來說,30多歲來到西方,仍然在學習和工作中感到了兩種價值觀的沖擊。雖說由于全球化的影響,初來澳洲的中國孩子可以找到中國大陸能夠得到的所有東西,可是,內心價值觀的沖突卻阻擋了他們真正融入這個社會。在熱鬧的留學生活背后,是內心的孤獨和壓抑。
二、與此類似的是中澳教育制度的不同。很少人想到,在中國大陸的教育制度下培養(yǎng)的孩子突然被轉到了西方的教育制度下,他們能夠適應嗎?他們會經受什么樣的磨合?例如,中國的教育是以老師和課本為中心,而澳洲的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很多時候,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是最重要的,老師只是引導作用。
三、中國新一代留學生和20年前的老一代留學生相比,更缺乏謙卑學習的態(tài)度。上一代中國留學生無論家境如何,內心深處他們都存有一份“謙卑”,這和我們國家落后人民貧窮有關。帶著這份謙卑心的學生,相對更容易適應西方的環(huán)境,也有更強求知欲望。然而,當我們國家崛起強大了,澳洲留學的孩子們也大多是富家子弟的時候,不但這種謙卑沒有了,取而代之的甚至是“趾高氣揚”,我不止一次聽到剛出國的中學生和大學生對西方的教育制度大加指責,認為還是中國的好。這種批評的精神是很好的,但帶著這種心態(tài),能夠學到東西嗎?
四,還有一個問題不能不面對,那就是留學的目的。20年前出來留學的中國人目標很明確:學到知識,賺到錢,拿到文憑。而現(xiàn)在留學澳洲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目的也很明確:取得文憑,移民,獲得永久居留權。由于澳洲的移民政策相對寬松,只要在澳洲讀完大學或者研究生,移民分數(shù)夠了,就可以移民了。在眾多中國留學生中,相當大一部分并不是他們自己想來留學,而是父母家長要求他們來的,其動機無非是:孩子留學澳洲取得移民資格是一個好的退路,國內的環(huán)境也許會惡化,賺的錢也許不安全等等。大家想一下,這樣被父母勸說出來留學的孩子,能夠安心讀書,內心能不孤獨嗎?
留學澳洲的中國學生不是壞孩子,留學制度也沒有問題,澳洲社會和留學市場也相對健康。其實,這些在學業(yè)和感情上都受到困擾的留學孩子們最需要的是溝通、理解和關心。(楊恒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