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然碰到的一位司機得知我們已預(yù)約了其他出租車,便放棄了這筆生意。而預(yù)約的司機一分不差在約定時間出現(xiàn)。
前年冬天,我們到德國北部城市漢堡進行訪問交流。工作結(jié)束臨回國前,我們準備到鄰近的另一個城市基爾去看望在那里的一所大學做訪問學者的同事老王。
漢堡到基爾乘火車需一個半小時。我們計劃第二天早上乘火車去基爾,下午返回漢堡,然后乘晚上的飛機航班經(jīng)法蘭克;貒。為了保險起見,我們買了往返雙程火車票。
基爾是個只有10萬人口的濱海小城,風光秀麗,環(huán)境幽靜。我們下了火車后,很順利地找到了那所大學。他鄉(xiāng)見老鄉(xiāng),自然分外親切。交談中,老王知道我們的行程安排后,建議我們先預(yù)訂一輛出租車。因為這個城市街頭“掃馬路”的出租車很少,一般人用車都先預(yù)訂。
老王找出一家出租汽車公司的電話號碼,幫我們打通了電話。那家公司的一位男士在問清了我們所在的地點和列車發(fā)車時間后,說會提前半小時派車來接我們。
這件事辦完后,我們又繼續(xù)聊天。過了一會兒,我忽然覺著不妥。我想,僅僅提前半個小時,時間是不是預(yù)留的不夠?萬一路上發(fā)生堵車等意外情況,萬一我們不能順利地找到上車的站臺,萬一……在這異國他鄉(xiāng),有一種“萬一”發(fā)生,我們就有可能趕不上火車,那隨后的飛機航班、回國時間都要受到影響。我越想越不安,和大伙兒一說,他們覺得有道理,也開始緊張起來。按照我們習慣的“寬打窄用”的思維方式,一致決定,要求出租車再提前一些時間來接我們。
老王又一次打通了電話,還是那位男士接的。在聽完老王的要求后,他不容置疑地說,提前半個小時已經(jīng)打出了足夠的富余時間。另外,那輛要去接你們的出租車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去干別的活兒,沒必要也不可能再提前了。放下電話,我們對那家公司的服務(wù)態(tài)度有些氣惱,不安情緒也并未得到緩解。于是,我們決定,提前一個小時出門,到路邊去攔其他出租車。
我們拖著行李箱,站在便道上,焦急地向遠處張望。長長的街道靜悄悄的,連行人都很少,更沒有出租車的影子。過了大約一刻鐘,遠遠地駛來了一輛出租車,我們像見到救星般地撲上去,攔住了它。出租車司機從車窗里探出頭來,問我們有什么事。當聽說是打車去火車站時,他瞟了一眼我們的行李,略帶驚奇地問:“你們沒有預(yù)先定車嗎?”老王向他說明了原委。沒想到那位司機說:“你們既然預(yù)訂好了,就等那輛車吧。它肯定會準時到的,你們的時間也肯定夠用。”說完揮揮手,一踩油門,汽車揚長而去。送上門的生意竟然不做!真令人匪夷所思。
離約定時間還差兩分鐘,街道的盡頭駛來一輛出租車,兩分鐘后,穩(wěn)穩(wěn)地停在我們面前,時間一分不差。司機下車,拿出派車單,核實后,幫我們裝好行李,然后出發(fā)。在路上,司機詢問了我們列車的車次,15分鐘后,把車停在了離我們站臺最近的站口。當我們順利地找到要乘的列車時,看看表,距開車還有10分鐘。我們在站臺上買了幾份熱狗和飲料充當晚餐,然后從容登車。10分鐘后,列車徐徐開動,時間一分不差。
我們離開了基爾,可德國人那種認真、細致、守時的工作態(tài)度和不同于國人的思維處事方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藍天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