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封丹故鄉(xiāng)追尋巴金的足跡
2009年06月18日 15:35
發(fā)表評論


法國中部小城沙多-吉里距離巴黎百余公里,這里不僅風景如畫,而且人杰地靈。它是法國著名寓言詩人讓·德·拉封丹的故鄉(xiāng),幾個世紀之后,中國文學泰斗巴金也來到此地,并在這里寫成了處女作《滅亡》。為紀念這位來自中國并曾在此駐足的“人民作家”,近日,這座寧靜美麗的小城迎來了“巴金年”。
在巴金曾經(jīng)學習生活過的讓·拉辛中學(原讓·德·拉封丹中學)大門右側(cè),懸掛著巴金紀念牌。上面是巴金年輕時的一張工作照,照片兩側(cè)用中法文介紹了這位文學大師的生平。雖然七、八十年過去了,但該中學依然完好保存著巴金當時在這里學習、工作時的信件和照片。
自拉封丹時代至今,沙多-吉里走出了很多享譽世界的作家,巴金就是其中之一?梢哉f,這里是一塊能夠激發(fā)作家靈感和創(chuàng)造力的熱土。如今,該市將2009年定為“巴金年”,并將在市內(nèi)多個場所舉辦紀念巴金的系列活動,介紹這位中國“人民作家”不平凡的一生。
巴金曾于1927年至1928年間在沙多-吉里學習。在其晚年作品《隨想錄:沙多-吉里》中,他對這里的生活充滿了懷念:“五十年來我做過不少沙多-吉里的夢,在事繁心亂的時候,我常常想起在那個小小古城里度過的十分安靜的日子!倍鴶(shù)十年后重返該市,他寫道:“這次重返法國的旅行使我懂得一件事情:友誼是永恒的,并沒有結(jié)束的時候。即使我的骨頭化為灰燼,我追求友誼的心也將在人間燃燒。”(摘自:法國《歐洲聯(lián)合周報》;文/曉辰)
【編輯:張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