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屠新泉:美所謂“對等關稅”沖擊全球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電 題:美所謂“對等關稅”沖擊全球

  ——專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

  作者 尹倩蕓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近日宣布實施所謂“對等關稅”,挑起全球貿易戰(zhàn),引發(fā)國際社會極其強烈反應,全球金融市場因此巨幅震蕩。

  美國一意孤行濫施關稅的深層動因是什么?此舉將如何影響全球經貿格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什么是“對等關稅”?其本質上是一種怎樣的貿易政策工具?

  屠新泉:“對等”這個概念,以往都翻譯成互惠(英文為reciprocal)。這次被廣泛理解成“對等”,意指美國所強調的與貿易伙伴間的所謂“平等”待遇。

  事實上,“互惠”一詞在貿易政策中的使用由來已久。1934年,美國通過了《互惠貿易協(xié)定法》,通過與他國談判減免關稅。該法案出臺后,關稅制定轉向雙邊談判,直到1947年《關稅與貿易總協(xié)定》(GATT)誕生,進而邁向多邊談判。但總體而言,關稅一直是基于互惠原則。

  需要強調的是,自《互惠貿易協(xié)定法》實施以來,關稅談判從未追求過“絕對對等”,只是致力于雙邊關稅的整體降低,而非雙方降稅幅度完全一致。由于貿易伙伴間交易的商品種類不同,關稅本就難以實現(xiàn)完全對等,追求對等本身就是一種不合邏輯的設想。

  此外,美國政府此次提出的關稅計算方法實際圍繞貿易逆差展開,特朗普所希望實現(xiàn)的是“貿易零差額”,但這一設想同樣不切實際。由于各國產業(yè)結構不同,美國無法與每一個國家都實現(xiàn)貿易收支平衡。

美國華盛頓白宮南草坪(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tǒng) 攝

  中新社記者:歷史上是否曾出現(xiàn)與所謂“對等關稅”類似的政策?其后果如何?

  屠新泉:回顧歷史,可參考的是1930年美國出臺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該法案大幅提高關稅。當時美國的貿易伙伴采取了反制措施,提高對美產品關稅,由此引發(fā)了一場全球范圍的貿易戰(zhàn)。

  這場貿易戰(zhàn)直接導致了美國經濟崩潰與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事實上,在該法案出臺前,美國經濟已有所復蘇,但法案出臺后,美國經濟再次急劇下滑。

  當前這一輪關稅戰(zhàn)在邏輯上與當年相似,不同之處在于,當時美國對其他國家加征統(tǒng)一的單邊關稅,眼下是對各國分別加征不同的關稅。

  而且,現(xiàn)在的全球化程度更高,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度及全球供應鏈的復雜性和緊密程度遠高于當年,這也意味著這一貿易政策勢必引發(fā)更強烈、更大范圍的連鎖反應。

  中新社記者:當前美國主張所謂“對等關稅”的動因是什么?

  屠新泉:美國主張實施所謂“對等關稅”的原因,一方面源于特朗普提出的所謂“吃虧論”,即認為貿易逆差就意味著“美國吃了虧”。但這是從企業(yè)角度看問題,國家不是企業(yè),不能按照企業(yè)的邏輯來算國家的賬。

  另一方面是美國國內產業(yè)問題,即制造業(yè)的相對衰落。盡管美國制造業(yè)總量仍在增長,但其制造業(yè)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以及在全球制造業(yè)中的份額都在下降。這種衰落也帶來了就業(yè)率下滑和國防能力下降等現(xiàn)實問題。

  從經濟學角度看,美國的貿易逆差主要由其自身經濟結構所致。美國是一個長期低儲蓄、高消費的國家,儲蓄長期低于投資,因此需要借助外國儲蓄融資,這是美國形成并長期存在貿易逆差的根本原因。

  貿易逆差還與匯率密切相關。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各國希望通過出口換取更多美元,從而導致美元匯率被高估,進一步擴大美國的貿易逆差。但需要指出的是,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同時也為其帶來諸多益處和便利。

  從國際競爭角度來看,美國強調的所謂“貿易不公平”,顯然并未考慮不同國家在要素成本和制度結構上的差異。只要競爭不過別人就認定對方“行為不公平”,美方這種邏輯是站不住腳的。

  總體而言,美國希望借助所謂“對等關稅”減少巨額貿易逆差,推動制造業(yè)回流,并將此作為對外談判的施壓手段。

當?shù)貢r間2025年3月25日,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顧客在一家餐廳消費。當日,世界大型企業(yè)聯(lián)合會(Conference Board)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shù)降至92.9,該數(shù)據(jù)已連續(xù)4個月下降。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美方近日宣布將對不采取報復行動的國家實施90天的關稅暫緩。從最新表態(tài)看,這也是美國關稅政策多變的一個例證。從短期看,美方意識到該政策的負面影響,急需安撫市場情緒;從長期看,該項政策也難以達到其設想的政策效果,是不可持續(xù)的。

  中新社記者:在全球價值鏈高度交織、經濟高度相互依賴的今天,美方所謂“對等關稅”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何種影響?

  屠新泉:特朗普政府這次推行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可以說是過去80年來最具破壞性的貿易措施。自二戰(zhàn)結束以來,世界貿易政策整體向自由化方向發(fā)展,即便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反彈,也多為局部性、個別性的。但這一次的關稅政策是全球性、全行業(yè)的,在全球范圍內大幅度提高關稅,不僅嚴重破壞了世界貿易秩序,也給全球供應鏈帶來嚴重干擾。

  作為全球最大的商品進口國,美國在世界貿易循環(huán)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今,美國試圖脫離全球供應鏈,回歸“孤立主義”,形成所謂自給自足的經濟,將對全球經貿格局產生嚴重沖擊。全球化倒退和全球供應鏈重整或將成為基本趨勢。

  但與此同時,目前全球大多數(shù)國家對自由貿易支持程度更高,且WTO仍在運作。只要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能夠堅守自由貿易體制,全球貿易秩序依然有望維系。

2024年5月9日,南京龍?zhí)陡圻M出口集裝箱碼頭繁忙景象(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從世界范圍看,關鍵在于幾個主要經濟體如何應對美國帶來的沖擊。中國和歐盟將在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如果在美國逐步脫離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歐能夠實現(xiàn)更緊密的合作,將有望成為應對美方關稅沖擊的關鍵力量。(完)

  受訪者簡介:

屠新泉。受訪者供圖

  屠新泉,現(xiàn)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世界貿易組織教席項目主持人、北京市第十四屆政協(xié)港澳委副主任,并擔任中國WTO研究會、中國法學會WTO法研究會,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中國聯(lián)合國協(xié)會理事,全球經貿治理研究網絡秘書長。曾先后在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WTO秘書處、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KIEP)、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德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明德國際研究院做訪問學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等多項,承擔商務部、財政部等部門的委托課題60多項,在權威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50多篇。

【責任編輯:史詞】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loadmore

加載更多

關注僑網微信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僑寶客戶端
僑寶客戶端
僑寶客戶端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