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奧運會擊劍館見到了剛從劍道上下來的欒菊杰。一晃20多年,如今的“小欒”已不似當年“仗一支花劍走天下”青春淑女,海外漂泊的艱辛,在她臉上留下了明顯的印記,只是昔日男兒般的豪爽和英氣依舊隱約可見。
一聲“小欒”,勾起了我們對往事的遙遠回憶。24年前的洛杉磯奧運會剛一謝幕,當年在江蘇省體委工作的我就奉命進京,負責把包括袁偉民、欒菊杰在內(nèi)的江蘇籍體育健兒接回南京,同時進行一些采訪。在國家體委訓(xùn)練局招待所,剛剛奪冠歸來的欒菊杰接受了采訪,我只記得當時一見面,她就拿出一大包從美國帶回的瓜子,開心果和我們分享,交談過程中她神采飛揚,對比賽中的細節(jié)描述得活龍活現(xiàn),而回顧起多年征戰(zhàn)的艱苦歷程,所經(jīng)受的種種磨難和委屈,竟禁不住放聲大哭。當年,和她熟識的人總親切地叫她“小欒”,以至奧運會后江蘇省體委的老主任吳鎮(zhèn)閉門三天,為她寫了一篇報告文學(xué),題目就叫《小欒》。
洛杉磯奧運會后,許多人都勸她“激流勇退”,見好就收,但生性好強的欒菊杰從就是不服輸,結(jié)果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她和李寧一樣,成了失意的英雄。
此后,就陸續(xù)有了她去加拿大求學(xué)、執(zhí)教的消息,彼此也沒有見過面。前不久傳來了她要重新出山,參加北京奧運會的消息。以50出頭的年齡,搏擊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賽,要是別人,我真的不敢相信,但對于小欒,我到是不持懷疑態(tài)度。她雖是一巾幗女子,但絕對是男子性情。敢做敢為,說到做到。不過我也認定,小欒此舉,早已超越了擊劍比賽本身,她來北京,或許只是為圓心中的一個夢。
一經(jīng)我點破,欒菊杰不禁笑道:“還是老朋友,明白我的心跡!彼嬖V我,從2001年中國申辦奧運會成功后,自己就萌生了想來北京的沖動。先生顧大進也一直鼓勵她,“你是中國的第一個擊劍奧運會冠軍,中國首次舉辦奧運會,你若能參加,意義可不一般啊!彼赃@幾年來,她一直在想這件事,但畢竟年歲不饒人,加上多年運動生涯留下不少傷病,“你知道我這個人,認定的事就不會回頭的!
她告訴我,其實真正下定決心還是在2006年底,當時加拿大擊劍錦標賽在溫哥華舉行。比賽關(guān)系誰將入選加拿大國家隊,并參加第二年5月開始的北京奧運資格積分賽,全加拿大的擊劍好手都來了,比試之下,她覺得自己還行。于是一種“舍我其誰”的信念促使她向加擊劍協(xié)會提出:“請相信我并允許我參加奧運資格賽!
從此,年近半百的欒菊杰踏上了漫長的征程。為了贏得奧運會積分,她從零開始,重執(zhí)一支花劍,一年多來,從亞洲打到歐洲、又從歐洲轉(zhuǎn)戰(zhàn)美洲,為了爭取北美洲僅剩的兩個奧運參賽名額,她咬緊牙關(guān),放棄了6個月的教練工作,背著劍囊走南闖北。幸好,蒼天不負有心人,隨著她的狀態(tài)越來越好,一劍劍挑落對手,終于奇跡般拿到了北京奧運會的入場券。
這次,欒菊杰和丈夫顧大進帶著他們的3個孩子一起來到了北京。她坦言,參加北京北京奧運會,我的心愿已經(jīng)達到了。至于勝負,對我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這一精彩的過程。
顧大進則向我透露,小欒為了獲得參加奧運會的資格,吃了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苦。除了身體上的折磨外,因為是自費,經(jīng)濟上總得考慮,有一次在歐洲打積分賽,她為了節(jié)約開支,竟獨自在火車站待了幾十個小時。此外,她還被迫放棄了6個月的工作!按致运阋幌,小欒參加奧運會,我們的代價應(yīng)在10萬元以上。”
欒菊杰最后說:“24年前,我第一次代表中國參加第23屆奧運會就拿了金牌,今天我能以海外華人的身份來祖國參賽,與所有的中國人一道去分享奧運盛會的喜悅和歡快,這是我人生,也是我運動生涯最完美的結(jié)局。一句話,我是為北京而來!”(季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