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報社主辦 首頁。新聞中心 - 華人社區(qū)。中國僑界。華商。留學(xué)生。華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華僑農(nóng)場
·中國新聞社誠聘記者、編輯
·第二十二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第一屆世界江門(五邑)青年大會
·第十四屆世界許氏懇親大會
從鄉(xiāng)土中國到開放中國:三十年身份證明變遷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打印稿件】 2008年10月16日 13:43 來源:人民日報 發(fā)表評論




    封閉到開放的路標

  30年間,我們完成了“鄉(xiāng)土中國”到“開放中國”的歷史跨越。這些“身份證明”的變遷,悄然訴說著新時期中國社會與公民權(quán)利的前行

  出門在外,拿什么證明你自己?

  多數(shù)人第一反應(yīng)是:還用說嗎,身份證!

  靜心思量,就在30年間,證明我們身份的這個小小物件,經(jīng)歷了多么巨大的跨越——

  30年前,我們出門總不得不帶上一張介紹信;30年前,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不敢想象自己會跟駕照、護照扯上關(guān)系。今天,從農(nóng)村到城市、從國內(nèi)到國外,中國人的腳步越走越遠,中國人的自由流動已成常態(tài)。

  曾記得,20世紀80年代以前,全國通行的身份證明只有一種:介紹信。薄薄一紙,離了它,出門、辦事寸步難行。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固守鄉(xiāng)土的人們有了頻繁流動的需要,封閉的管理模式開始動搖。1985年,一人一證的居民身份證制度開始在全國推行。

  更便于個人使用和社會管理的身份證普及,“盲流”和“收容遣送”成為歷史名詞,暫住證和居住證成為人們生活在異鄉(xiāng)的證明……普通中國百姓,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流動權(quán)利。

  今天,盡管戶口仍是戶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人們對變革固有戶籍管理制度的呼吁和努力從未停歇:城鄉(xiāng)二元的戶口體制正在突破,城市戶口所附加的利益價值逐漸松動。

  今天,隨著中國經(jīng)濟實力的提升、對外開放的擴大,護照走進越來越多普通中國公民的生活。一個民族,更加緊密地擁抱世界,一個時代,更加堅定地走向開放。

  那時,出門必備介紹信

  本報記者 梁昌杰

  今年56歲的鄭衛(wèi)國,曾是湖北省黃梅縣文化館館長,提起介紹信,勾起了他的回憶。

  “那個年代的中國人,沒有介紹信寸步難行。1971年,黃梅縣文化館有機會去武漢參加文藝演出放電影,同事小袁老家在武漢,我們就讓他拿著介紹信帶著膠片去了。沒想到小袁把介紹信揣在兜里,洗衣服時給洗壞了。正巧遇上工人糾察隊,小袁拿不出介紹信,被當作‘黑戶’給糾察去,單位領(lǐng)導(dǎo)趕去才把他接出來!

  1985年之后,身份證逐漸普及起來。然而為了保險,那幾年鄭衛(wèi)國出門還是會同時再開一張介紹信。1987年,他們?nèi)ノ錆h參加一個戲劇節(jié),就多虧了一張介紹信才避免流落街頭,因為稍微正規(guī)一些的賓館都必須有介紹信才讓入住!澳睦锵瘳F(xiàn)在,帶著一張身份證就夠了,出行辦事都方便!”

  我是“北京新市民”

  北 柳

  蘇琪是一名電腦程序員,在北京生活了8年。她一口地道的京腔,對京城好玩有趣之地了然于胸。

  每次回家,親戚都羨慕地說:“妮子啊,你現(xiàn)在是北京人,不簡單!碧K琪便呵呵笑兩聲,這其中,有點自嘲和無奈。

  到北京第二年,蘇琪想打聽辦戶口的事,興沖沖去派出所詢問。工作人員懶洋洋地問:“在北京連續(xù)3年,每年納稅達到80萬元了嗎?”蘇琪詫異地搖頭。

  “或者,你能證明自己是一個近3年納稅總額達到300萬元的私營企業(yè)主?”蘇琪依舊搖頭!盎厝グ,像你這樣的普通北漂,全北京好幾百萬!

  沒有戶口,排遣不了心中的漂泊感,總覺得自己少一個“身份證明”。固執(zhí)的蘇琪對這幾年戶籍制度改革的新聞分外關(guān)注。第一次聽說手中的“暫住證”可以換成“居住證”,憑這個所謂的“北京綠卡”,可以“在購房、子女入托、入中小學(xué)等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時,蘇琪歡欣鼓舞。可是,直到今天,蘇琪還是買不了低價的“兩限房”,買不起高價的市場房。而她同樣拿著“居住證”的同事,還在為在北京上學(xué)的孩子既不能在北京高考、沒學(xué)籍不能回老家高考的事犯愁。

 [1] [2] [下一頁]


編輯:張冬冬】
進入相關(guān)專題: 華僑華人與中國改革開放30年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入社區(qū)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wǎng)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僑網(wǎng)立場。

      
本站搜索
 
今日要聞 更多>>>
·翁詩杰搶先宣布將于30天內(nèi)召開馬華特別代表大會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就緒 領(lǐng)軍人物相約“上海見”
·謙虛難敵"搶功"文化 海外華人需練習(xí)舉雙手邀功
·十二個國家和地區(qū)踴躍報名參加第十屆世界華商會
·兩岸三地明星華府聯(lián)袂演繹“金秋月圓”中秋晚會
·馬來西亞霹靂州政府新規(guī):行政議員必須學(xué)華文
·外國移民潮活躍意勞工市場 華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館售出頭彩分紅83萬 1.7億巨獎料屬華人
·中國駐葡使館官員走訪華人區(qū) 贊嘆華商發(fā)展前景
·弄虛作假警方介入 英國21家華人移民中介受調(diào)查
頻道精選  
[人在他鄉(xiāng)]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熱點]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職業(yè)”
[華人文苑] 血型決定男人情變的動機
[幽默笑話] 男人會生孩子之N種后果
[人在他鄉(xiāng)] 賭城拉斯維加斯感受美國經(jīng)濟涼熱
[人在他鄉(xiāng)] 日本警察非讓我去刷牙
[文化中國] 七夕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
[華人文苑] 嫁人的誤區(qū)
[人在他鄉(xiāng)] 美國小鎮(zhèn)熏衣草園的理想下午
[華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帶“壞”了

加華社籌款助華裔花滑小將備戰(zhàn)冬奧

亞洲小姐美東賽區(qū)競選揭曉

加拿大華裔青年求職探索新領(lǐng)域

柔州馬華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細歷
僑網(wǎng)論壇 更多>>>
[異域唐人]
[留學(xué)他鄉(xiāng)]
[尋根問祖]
[回國發(fā)展]
[華文教育]
[華人視角]
- 橫比中、英、美三國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間差距有多大
- 英國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樣去原諒男朋友
- 外來移民的總統(tǒng)兒子們
- 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英文版)
熱點關(guān)注 更多>>>
·打壓華人非法就勞 日本勞動力市場空白誰來填?
·中國人移民美國速度加快 “愛國”與否引爭議
·弱勢≠弱者 飽受困擾紐約華人女性向性騷擾說不
·境外華商屢碰壁 新"中華街"能否立足東京街頭?
·華人何時邁進日選舉大門?前景光明道路漫長崎嶇
·李紹麟就職 加拿大首現(xiàn)兩華人省督同時在任(圖)
網(wǎng)站簡介    【聯(lián)系我們】    【讀者信箱】    【廣告服務(wù)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67153號]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