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出手機發(fā)個短信,這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習慣,是否還有人會記得當年那個滿大街尋找公用電話的情景?
根據(jù)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北京電話用戶總量已達到2492.4萬戶,其中手機用戶共有1600.3萬戶。但在30年前,北京電信線路的總?cè)萘繚M打滿算也只能提供12萬部電話。每人一部電話,只是個遙不可及的奢侈夢想。
故事從1982年的一幅諷刺漫畫開始……
1984年
司局長為裝電話托人“走后門”
見證人:尹世泰
那時記憶:1982年,時任《北京日報》美術編輯的著名漫畫家李濱聲根據(jù)群眾反映的意見,繪制了一幅名為《愚公新課》的諷刺漫畫,反映北京46局電話打不通,深深地刺激了擔任電信局副局長工作僅一年多的尹世泰……
“漫畫家反映的情況一點兒也不夸張,那時候就連我自己都對電信服務水平不滿意!币捞┗貞浾f,裝電話難是大家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之一!霸缧┠暌胙b電話得看級別,司局級以上領導干部才能申請在家里裝電話?墒悄菚r候線路太少,北京那么多領導都只能排隊等著,托關系找人批條的事情太常見了。”
改革開放之后,剛剛“下海”的個體戶和文藝明星,是最早一批自掏腰包裝電話的用戶,裝電話的難題忽然成了社會問題!巴仙蠋讉月到半年是常有的事兒,有個別用戶三五年都沒裝上電話的事情也發(fā)生過!蓖馐≡诒本┙艘患掖箫埖辏瑓s因為沒有電話遲遲不能開張,只好找尹世泰特批,才總算拉進兩條線。
不過那時候高達幾百元至上千元的電話初裝費,普通人家負擔不起!拔覄偖斏细本珠L不久,單位宿舍樓里只有我和黨委書記兩家裝了電話。這下可好,我們兩家?guī)缀醭闪藰抢锏膫鬟_室。”還有位老局長家的電話號碼,成了鄰居小青年談戀愛時互留的聯(lián)系方式,坐在家里連職工的思想情況都能摸清楚了。
1984年,郵電部決定引進一項工程,使得北京的電話用戶容量一次擴充10萬!1949年到1983年,北京電話容量才從2萬門增加到12萬多門,一下子增長10萬門那時候可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币捞┣宄赜浀,這在當時還是一項規(guī)?涨暗膰彝顿Y。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