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蒼巖山只為看橋樓殿
這是一個擱置了很長時間的題目。
大約在兩三年前吧,去井陘訪井陘窯遺址,順便拐到了蒼巖山。這之前對蒼巖山也有所耳聞,時而可從不同途徑的新聞和各式各樣的廣告上見到它的影子。石家莊到井陘不遠,路也好走,但總是到了井陘卻走不到蒼巖山腳下。
這些年有意無意地遠離了時尚,比如剛面市的一本新書或一部電影,許多人看了都說好,特別是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速度和力度,會影響許多人跟風去看。這樣的事情多年已經(jīng)找不上我,成了習慣許多人知道了就更找不上我。到蒼巖山前,我已經(jīng)看過李安導演的電影《臥虎藏龍》———這部電影剛上映那會兒,沒去看,后來聽說獲了奧斯卡獎,有了想看的沖動,可坐下來安下心來看,還是其后很久的事。
印象最深的一個鏡頭出現(xiàn)在影片結(jié)尾,演員章子怡從橫跨兩崖的橋上縱身跳下萬丈深淵,她的身后是古色古香的樓殿,眼前是虛無縹緲的云霧,畫面呈現(xiàn)出水乳交融的自然與人文的美感。聽說這樣的畫面即在蒼巖山實景拍攝完成,追問,求證,竟果然如此,樓殿即蒼巖山上的橋樓殿。
橋樓殿從影片中走出來,未經(jīng)藝術(shù)處理回歸現(xiàn)實來到面前,少了加工痕跡,多了人間煙火味道。面對活生生的橋樓殿,誰又有了李白面對敬亭山時“相看兩不厭”一樣的感慨呢?從此心里有了蒼巖山的橋樓殿,想著這樣一座藏于深山的建筑當初是怎么被導演李安發(fā)現(xiàn)的呢?
雖無獨步天下的趙州橋的偉大與歷史久遠,卻有獨家的壯觀之處:橋凌空建于山澗,橋上有樓有殿翼然。
橋樓殿不但能打動慧眼識珠的華裔導演李安,這座絕無僅有的建筑數(shù)年后還打動了美國導演羅布·科恩。
這些天,通過網(wǎng)絡(luò)在線觀看了好萊塢系列電影《木乃伊》第三部,這部電影帶給人美國式的開心娛樂。羅布·科恩導演的這部名為《龍帝之墓》的大制作電影,開場不到5分鐘,便閃過橋樓殿兩個鏡頭;一眼認出,惟恐有誤,又回放確認……李連杰扮演的皇帝想長生不老,派手下大將尋長生不老之藥,尋到蒼巖山,抬眼看到橋樓殿,能讓皇帝不死的楊紫瓊———請別誤會,她在影片中叫另外一個名字———住在這里。
“跨兩巔而構(gòu)為石橋,架樓閣于其上,縹緲云間,下視無地,上有泉,泠泠然甘潔,天下一奇觀也”,鏡頭里的橋樓殿是遠景,遠景中的橋樓殿與周圍環(huán)境互為映襯,山、樹、橋、樓以及靄色渾然一體,營造出一種一塵不染清幽高雅的氛圍,這種氛圍里神仙般的人物居住適合。
楊紫瓊沒住在蒼巖山,山里也沒有神仙,我到蒼巖山,只為看橋樓殿,看從電影中走下來的依然活生生的橋樓殿。
橋樓后面有橋樓
活生生的橋樓殿有兩座,有大小之分;形制相似的橋則有三座。這一切,從遠處看是看不出的。近前,才能看見在山下忽略而過的細節(jié),在遠處看不見的精微。
兩座橋樓殿都建在類似趙州橋的單孔弧券形石橋之上,兩橋建造手法相似,樣式相同,西邊的一座靠里,石橋跨度11.30米,寬6.20米,上建天王殿———也叫小橋樓殿。
殿前有一幅頗富意境的對聯(lián):“殿前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待云封”。小橋樓殿沒有建在石橋正中,而偏于南邊,“考其因,一為樓殿建造保證了足夠的空間,二為行人讓出通道”。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歇山,重檐,坐西朝東,為樓閣式建筑!皳(jù)碑文記載,殿內(nèi)兩次間有四大天王像,中塑三大士菩薩”。但現(xiàn)在只存四大天王塑像。
查殿前金泰和二年所立的蒼巖山福慶寺石橋記碑,可知最初橋與樓殿同時建造于金大定年間,即公元1162年至1189年間。稱小橋樓殿,是對東邊的橋樓殿而言;小橋樓殿常隱于橋樓殿后面,在遠處很難看見。
橋樓殿遠遠能夠望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