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位商界奇人,過去的半輩子有著無數(shù)的傳奇經歷。當年高中畢業(yè),他搖身一變成為高中老師,教比他的年齡還大的學生;后來“跳!边M入商界,他一手締造了唯一同時擁有國家公路和市政工程總承包一級資質、就業(yè)人數(shù)最多、中國最大的民營基礎設施建設企業(yè);2005年他因為登上胡潤百富榜榜眼而被譽為“財富黑馬”,次年又因為資金鏈問題而遭受了一場八級地震一樣的考驗;他還是不折不扣的大孝子、口才絕佳的演講家、辯證法的合理闡釋者等。
30年的官、產、學經歷,嚴介和自評是:30年的辛苦,30年的思索,30年的實踐,30年的創(chuàng)造,始終用旅游的心態(tài)在踉踉蹌蹌中大步流星地一路走到今天。他說:“我們要在不斷的優(yōu)勝劣汰中,不斷地走出異常,超越超常,回歸正常,完成以社會為己任、以企業(yè)為本位、創(chuàng)造財富、完善自我的社會使命!
“賠5萬不如賠8萬”
從當年的高中老師到現(xiàn)在的商業(yè)教育專家,看上去嚴介和完成了一次人生歷程的回歸。但因為中間經過了政、官、商的轉換過程,在社會各個階層里經歷了政治、經濟、社會的摸爬滾打再回到教育,就比過去做教育時皮實得多,豐潤得多,更有底氣。
在這個過程中一以貫之的,是嚴介和能很快地適應角色,做什么都能做得風生水起。
1960年,嚴介和出生在大運河旁的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qū)。其父在舊社會是老私塾先生,這個家庭祖祖輩輩都是教書匠。上世紀70年代中期,嚴介和高中畢業(yè)之后進入淮安一所中學當代課老師,教高中語文,很多學生的年齡要比嚴介和大很多。1977年恢復高考,一分鐘都沒有復習的嚴介和考上了南京師范大學。1981年大學畢業(yè)之后,嚴介和回到淮安中學當老師,第二年就當上了教務處副主任。1983年,當時的一位領導需要一個秘書,“小說、詩歌、散文、公文樣樣漂亮”的嚴介和被推薦上去,從此進入政界,開始了春風得意的政界生活。
好景不長,到了1986年,嚴介和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因為超生,嚴介和主動辭職,從官場“跳海”。嚴介和說:“我早婚早育,1983年有了第一個孩子。那時候媽媽就講,權大權小是沒完沒了,錢多錢少總有煩惱,唯有天倫之樂,才能過好一生,這是最好的財富,永不貶值。媽媽的話一定要聽,一定要給媽媽再生一個孫子。我是老九,排行最小,第一個孩子又是女孩,蘇北人重男輕女沒辦法,我又是個孝子,所以也是很痛苦的。后來沒辦法,聽了媽媽的話,又生了一個孩子。生下第二個孩子后,我主動遞交辭職報告。別人是下海,我只能是跳海。下海的人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跳海的人是苦海無邊,回頭無岸!
而經過市長秘書位置鍛煉的嚴介和,對政治、經濟、社會、人文已有一定的積淀。1986年,正逢改革開發(fā)初期,國有企業(yè)開始進行第一次洗牌,很多企業(yè)開始向社會公開招聘。當初淮安一企業(yè)公開向社會招聘廠長,嚴介和去競聘,結果現(xiàn)場答辯、抽簽答辯、治廠方案都得第一。一夜之間,嚴介和從市長秘書變成了國企廠長(法人代表)。
從1986年到1996年,10年時間,嚴介和先后在7個國企任職,哪個企業(yè)經營不下去了,他就去哪個企業(yè)。這個自信甚至有點狂妄的年輕企業(yè)家有一句名言曾被CCTV傳播:“沒有虧損的企業(yè),唯有無能的廠長!
1996年是嚴介和人生中的又一個轉折點。這一年,他不是“跳海”,而是認認真真地“下!绷,他組建了民營企業(yè)——江蘇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
至今仍讓嚴介和津津樂道的,是太平洋掘到的第一桶金,這個著名的“賠5萬不如賠8萬”,2005年被寫入美國哈佛商學院的經典案例,還曾登上《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
下海的時候,嚴介和已經認準了一條:勤勞致富的時代過去了,膽量致富的時代就更過去了,智慧致富的時代已經到來,所以他的產業(yè)必須擁有優(yōu)勢。當時全國上下都在大建高速公路,“膽大妄為”、“異想天開”的私營企業(yè)主嚴介和,認準了參與高速公路建設會大有作為。于是嚴介和從三個小涵洞開始了自己的高速公路建設。
1996年,跑了11趟南京,嚴介和終于拿到了一張總額29.4萬的訂單,工程內容是修建3個小涵洞,工期是140天。嚴介和算了一下,把這三個涵洞干完要賠5萬塊錢,因為是經過五次轉包的工程了,管理費累計上交36%,沒辦法不賠錢。大家都反對承包這個項目,嚴介和力排眾議,下令隊伍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最優(yōu)的質量,修好這3個涵洞!凹热毁r了就賠到底,賠5萬不如賠8萬。”
后來的事實證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一直干到大年三十把涵洞修得盡善盡美,嚴介和才帶著隊伍開著兩輛手扶拖拉機,冒著嚴寒從南京開回淮安老家。正月十二上班,工程指揮部的指揮長讓總承包商江蘇省交通工程總公司老總把嚴介和請到南京吃了一頓飯,說涵洞修得無可挑剔,以后的配套工程都讓嚴介和他們干。等到這條高速公路建完,太平洋除去管理費凈賺了800萬元。比800萬元更有價值的是口碑,從南京市傳到省里,太平洋遍地開花,廣受歡迎。
今天的誠信是明天的市場,這個商業(yè)思維,使嚴介和的太平洋帝國獲得了起飛的強大動力。很快,嚴介和開始承接千億之多的工程定單。截至2005年,他手里已握有2700億定單,這個數(shù)字相當于中部地區(qū)10個城市的GDP。那時候他甚至宣稱,在2008年自己退休前,太平洋的訂單要突破5000個億。 這個時候,距離2002年嚴介和注冊成立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也僅僅只有3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