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語課堂
口語課堂中交際法可以得到最為廣泛的應用。
1. 師生問答。問與答是人類最基本的交際方式,也是口語課堂最基本的訓練方式。問答練習要求老師了解教學對象的性格、愛好、所學專業(yè)和日常生活情況,問的問題應真實、親切、自然,學生有興趣。注意不要問學生的隱私和比較難答的問題。成功的問答練習可以增進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思想交流和感情交流。
2. 提問練習。提問能力是交際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是漢語的提問方式,特別是特指問句中的疑問代詞比較復雜,所以有的學習者學了一段時間的漢語,提問能力還不是很強。因此,口語課文應當加強對提問能力的訓練。
訓練提問能力,最常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定向提問,一種是自由提問。定向提問是指教師提出要提問的項目,讓學生對這些項目進行提問。中高級階段可訓練學生問興趣愛好、個人感受、擇友標準、某地的風土人情、對某人某事的看法等。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回答。A問B,B問C,C問D,或分A、B組互相問答。
自由提問是指學生就所關心的問題進行提問。這種練習初級階段可以使用,但更多用于中級階段或更高的階段。這種練習可以在口語課主要內容結束后利用短時間進行,也可以在學生學習到一定階段后集中一兩節(jié)課進行。后者的理由是,學生往往有許多個別的問題需要問老師,而這些問題又與課上學的內容無關,苦于無機會與老師交流,因此,口語課上應當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允許學生自由發(fā)問。
3. 情景練習。即教師給出情景,由學生說出在此情景中應當說的話或根據(jù)情景用要求的語言項目對話。一定的交際項目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特別是在初級階段,由于學生掌握的語料有限,如不設置情景,學生只會問一些簡單的話,到了飯店、理發(fā)店、車站仍適應不了交際需要,因此要注重練習一定語用環(huán)境所必需的語言項目。如學生宿舍的燈壞了、暖氣漏水、廁所不通,怎么叫人來修理;學生去自由市場購物除了會問價外,還應教給他們如何討價還價等。訓練他們在一定情景中,完成必需和實用的交際項目,達到正確的交際目的。情景練習在口語課中常用來訓練學生運用所學功能項目或常用的語言項目的能力。
4. 情景問答練習。教師設置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充當不同的角色,進行問答練習。一般做法是,老師說一個情景,學生根據(jù)情景進行簡單的對話。
5. 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要求進行表演?谡Z課上的表演以訓練口語能力為目的,不要求太高的表演技巧,因此人人都可以做。表演與問答的不同是,表演是說話和動作(手勢、姿態(tài)、面部表情等)的結合。它便于加深學生對詞語和句式的記憶,把學到的語言項目用于交際中去,也便于他們學著用漢語來思考,是訓練學生自動處理語料的一種生動活潑的方式。
表演的步驟是:(1)準備。如分角色練習、準備道具、設計動作等。(2)進行。請學生按角色到講臺上進行表演,如有的同學因緊張把臺詞忘了,老師可以從旁提示一下。一組表演完了,輪換下一組。(3)總結。老師僅就主要語言項目給以重復和強調,對同學們的表演進行鼓勵,對影響交際的錯誤給以糾正。
6. 討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圍繞一個中心議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中高級口語課上,討論是常用的練習方式。課堂討論是訓練學生用漢語思維和自由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的好形式。討論的題目應該是大多數(shù)學生關心的或共同感興趣的,因為只有關心、感興趣才能激發(fā)口頭表達的欲望。討論的目的是為了練習口語,因此,老師不應也不必對討論做什么結論,總結只針對學生的語法錯誤。討論適合于中高級階段。討論的步驟是:
步驟1:準備。征求全班同學的意見,看大家對什么問題感興趣,以便確定討論題目。然后公布討論題,確定討論時間,學生準備發(fā)言提綱或發(fā)言稿。
教師應向學生講授發(fā)言時常用的句式或詞語結構。諸如:“我認為”、“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我覺得……”、“我同意/不同意這種看法/觀點”等等。
步驟2:討論。老師盡量讓每個人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對發(fā)言過多的學生要適當控制,對怯于開口的學生要給與鼓勵。發(fā)言者可以以手勢、板書、圖畫等輔助手段來幫助發(fā)言,不會寫的字詞老師可以板書說明。
步驟3:總結。糾正共同的語音、語調、語法錯誤,重復一些關鍵句式。(來源:《華文教學通訊》 作者: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