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教育產業(yè)中占了極大的比重是那些以移民課程為主的?茖W校,他們可以按照移民條例,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授課專業(yè),并取得教育和移民部門的批準,吸引海外學生入讀。他們一般教授的都是列在移民部緊缺職業(yè)清單上的,以容易移民就業(yè)為號召。這些學校的課程理應受過教育與移民部門的嚴格審理,代表澳洲高水平的教育質量,用以培養(yǎng)澳洲急需的合格人才。
早在2007年以前,只要通過學習就可以被認定為合格的人才?墒聦嵣喜簧賹W生僅靠那些課程根本無法勝任實際工作需要,更何況有些學校教學上敷衍了事,學生能學得到的極為有限。
有時政府部門之間各自為政讓學生無所適從,例如有所學校上課時間在教育部門被認可為102周,但移民部門卻認為沒能滿足92周的移民門檻。這讓倒霉的學生們,花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卻有被拒之于移民門外的可能。我們無從知道教育部門如何認定課程的時間長短,但總有他的一定之規(guī)。那么批準102周的教育部門是否有義務向移民部門和學生們解釋他們的理由。
移民部門又是如何認定他們的課程不足92周,也一定有他們的理由,如果移民部門早知道學校授課時間不足,為什么又允許學校向海外招收以移民為目的學生。假設學校申報的材料是符合102周,而實際教學沒有達到,那么誰該負監(jiān)管職責。假設移民部對授課時間的核定標準與教育部門不盡相同,那誰又有法定權利來決定。但無論多少假設,學生們究竟錯在何處?目前他們的審理已被暫停,擔心受怕惶惶不可終日,一旦移民部有理,他們就該卷鋪蓋回家嗎?
移民部在制定移民政策時應該會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從澳大利亞人口知識技能結構的需求到就業(yè)市場中長期的預測,甚至應該了解不同國家移民的教育文化背景……
澳洲緊缺職業(yè)的清單在移民部網(wǎng)頁上可以輕易查到的,諸如理發(fā)師,廚師,點心師,管道工……移民部通過確認一些合格課程吸收第三世界的留學生,由他們自費培訓成為澳洲所需的人才(這類移民被稱之為fully self-funded(travel、education、visa applications、assessment of qualifications、health and unemployment costs)新移民)。如何滿足這類記分移民的要求也是移民部明文規(guī)定,有資格向海外招生培養(yǎng)這些職業(yè)的學校也是移民部與教育部門認可的。這對于任何一個海外人士來講得到的信息是明確無誤的,即只要留學生能達到這些要求就能移民,那移民部也是應該有準備來接受所有合格的留學生移民澳洲。
既然移民部說這些技能雇員在澳洲就業(yè)市場是緊缺的,而培訓學校又是專業(yè)合格的,那留學生當然可以認為只要通過學習畢業(yè)后,就應該不難實現(xiàn)獲取所需技能,找到工作來通過職業(yè)評估和積累一年工作經驗,從而滿足今天移民部的記分移民要求。但事實上不少學生發(fā)現(xiàn)學校上課的內容根本無法幫助他們掌握實際工作所需的技能,尤其是那些以發(fā)留學生財無視教學質量的私立學校。
其次,澳洲就業(yè)市場似乎也無法同時容納幾萬名留學生的進入,今天不要說找一份正規(guī)的有薪工作,即使學生想通過要免費工作來積累經驗也是難如蜀道。這不由人懷疑這些職業(yè)緊缺的可信性,因為既然緊缺而且又大量從海外招生,為什么會一職如此難求?或許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有人會鋌而走險去買工作經驗,誰都知道做假是犯法的。來澳留學準備移民花費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民幣,誰又不愿意遵紀守法?
移民部的確應該有權利來修改不盡完善的條例,但修改時是否應考慮那些依賴于原有條例已做出無法改變決定的留學生們,給他們一個公平的機會,把新條例的生效日以入學為準。否則對這些學生來講,新的條例與掠奪和欺騙又有何異?
移民部可以說他們從來也沒有公開將移民作為留學的條件,但移民部是否能說他們從來也不知道留學生的真實目的?從來也沒有意圖從留學生中吸引移民嗎?
那些送孩子來此讀書的家長們以及學生們對澳洲政府的政策深信不疑,而現(xiàn)在澳洲政府有權在任何時候單方無條件地改變協(xié)議內容,另一方因為信任而毫無防備以至于受害更深,成為逆來順受毫無力爭弱勢群體。這種做法對留學生和他們的家庭體現(xiàn)的是什麼樣的澳式公平與公正?
那些正打算把孩子送來讀書移民的中國家長們,了解到正在這里讀書的孩子們的真實處境后,他們還愿意把自己省吃儉用的儲蓄拿出來,送子女來澳洲讀書嗎?(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