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世界著名火箭專家、兩院院士、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鑒于此,黨和人民給予錢學森諸多崇高榮譽:1957年,錢學森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杰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韋爾獎章”和“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獎;1991年10月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1995年1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yōu)秀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06年10月獲“中國航天事業(yè)50年最高榮譽獎”。
當錢學森獲選“2007感動中國人物年度人物”時,“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閆肅先生充滿激情地寫道:“大千宇宙,浩瀚長空,全納入赤子心胸。驚世兩彈,沖霄一星,盡凝鑄中華豪情。霜鬢不墜青云志,壽至期頤,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苯M委會頒獎詞則高度評價道:“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chuàng)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闭\哉,思言。比起錢學森所獲其他國內(nèi)外諸多崇高榮譽,“感動中國”也許更多地從普通中國人的視角道出人民的贊譽和心聲。
他始終踐行著對祖國和人民的承諾
錢學森當年放棄在美國極為優(yōu)裕的生活和工作待遇,毅然回到尚處于貧窮、落后的祖國,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祖國強大、人民幸福。近半個世紀以來,他始終踐行著自己心中對祖國和人民的承諾。
錢學森回國后,完全靠自己的工資生活,當時一級教授的月薪不過300余元,而且是幾十年一以貫之。工資之外,他也有一些稿酬收入,晚年還多次得到大筆的科學獎金,但他毫無例外統(tǒng)統(tǒng)捐了出去。
1958年,他的《工程控制論》中文版出版,所得稿酬千余元捐給了中國科技大學資助貧寒學子。1962年前后,他的《物理力學講義》和《星際航行概論》出版,稿酬有數(shù)千元之多,這在當時是個“大數(shù)目”,何況還是“三年困難時期”,錢學森全家和全國人民一樣也是勒緊腰帶過日子,但他拿到稿酬后看也不看就交了黨費。
1978年,錢學森又交了另一大筆黨費,那是父親錢均夫先生補發(fā)的工資。原來,錢均夫先生在國務院文史委員會供職,文革伊始即被停發(fā)工資,三年后去世,1978年落實政策時補發(fā)了3000多元工資。錢均夫先生已經(jīng)過世,錢學森是錢老先生惟一的兒子,自然有權(quán)繼承,但他認為父親已去世多年,這筆錢不能要,便退還給文史委員會,可人家又拒收,錢學森便將這筆錢也交了黨費。1994年,錢學森獲香港何梁何利基金優(yōu)秀獎100萬港元,他當即捐給了我國西部治沙事業(yè)。
錢學森為國忘家、奮力拼搏數(shù)十年,夫人蔣英則更多地承擔了持家育子的重擔。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的蔣英有著繁重的教學工作,但她為國為家,努力付出,從來無怨無悔,在她身上體現(xiàn)出我中華婦女優(yōu)秀之傳統(tǒng)美德,令人油然生出諸多敬意。如今,兩位老人相依相伴,伉儷之情深,一如青春少年時,又何等幸福、愉悅!
在中國航天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神舟系列飛船發(fā)射后,航天員都會上門去看望錢學森,這已經(jīng)成了一種慣例,甚至儀式。2004年元宵節(jié),時任中央軍委委員、解放軍總裝備部部長的李繼耐上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院士和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去看望錢學森。聶海勝、費俊龍在任務勝利完成后,也都上門去看望錢學森,向這位“中國航天之父”表示由衷的敬意。每當此時,都是錢學森最喜悅,也最欣慰的時候,因為中國航天事業(yè)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2008年底,錢學森的堂侄錢永健獲諾貝爾化學獎,獲知喜訊,錢學森十分高興,向遠在大洋彼岸的堂侄表示祝賀。當年錢學森與堂弟錢學榘同在上海交大畢業(yè),又一起赴美留學,所學都是航空專業(yè)。后來錢學榘成為美國航空界翹楚,曾長期擔任波音公司總工程師。錢學榘的兒子錢永健于1952年生于紐約,現(xiàn)為美國科學院院士、醫(yī)學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瘜W及藥理學兩系教授,他發(fā)明的多色螢光蛋白標記技術,為細胞生物學和神經(jīng)生物學帶來一場革命。
此刻,世界又進入新的一年,在溫暖如春的臥室,錢學森思緒翩翩,望著窗外的星空,胡錦濤來看望自己的情景又浮現(xiàn)在眼前,他清楚地記得,總書記說:“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滿懷信心地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錢老,請您放心,您畢生追求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理想一定會實現(xiàn)!毕氲竭@里,錢學森笑了,笑得很開心,就像他54年前跨過羅湖橋頭,重新?lián)湎蜃鎳赣H的懷抱時一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