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下海
【陳志列采訪
記者:如果沿著這條路往下走會怎么樣?
陳志列:你看我今年都45歲了嘛,我單位又人緣好,然后我干活又玩命,雖然有時候干點錯事兒,但估計熬到40歲50歲,升個副司長還是有可能的
記者:可那個時候為什么會想到自己創(chuàng)業(yè)呢?
陳志列:我記得92年下半年,我們有一次吃飯,桌上有六個人,那五個人全下海開了公司了,然后就跟我說,老陳你不比我們差啊,你咋就不開公司呢,當然我不是被他們這么勸的開公司的,但是你就知道那種氛圍、那種激情的東西,創(chuàng)業(yè)啊,干啊,所以我覺得我93年創(chuàng)業(yè),應該外因來講,是被這種創(chuàng)業(yè)的潮給卷下海的
主持人3:
王凱:上個世紀90年代初,因為鄧小平南巡,深圳成了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的熱土,在當時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辦公室熱潮,據(jù)說當時最高的國際貿(mào)易中心大廈里擠進了300多家公司,一張寫字臺就是一家公司。受這種大環(huán)境的感染,陳志列也辭職來到了深圳,但他卻不像別人那樣一頭扎進浪潮中,而是和妻子窩在一間租來的十平米的小屋里,閉門不出整整四個半月。干什么呢?
【陳志列采訪
陳志列:那時候在菜板上寫的這些事兒,就是SWOT分析啊,那時候沒有這個詞啊,那時候真的沒有SWOT這個詞,我們不知道,但是那時候我們在寫了什么呢,寫了我們的威脅在哪里,機會在哪里,優(yōu)勢在哪里,劣勢在哪里.
關(guān)鍵詞:菜板
記者:你提到菜板,為什么在菜板上寫啊?
陳志列:因為那時候我們家沒凳子,那時候我們家在深圳就租了一個小房間,就一張床,沒有凳子,我們吃飯的時候是拿張報紙鋪在地下,然后把菜板翻在床上,就在這上面吃飯的,那當然我辦公桌也是這個,我們坐在地下,然后把菜板鋪在那,鋪在床上,要不你這個褥子沒法寫字嘛,然后再蓋上紙寫字。一邊寫優(yōu)勢,一邊寫劣勢。
王凱:你是怎么說服自己的,拿什么最重要的依據(jù)去說服自己,我創(chuàng)業(yè)一定可以,我一定要走這個路。
陳志列:當時在首先巨大的市場需求,在我們這個行業(yè),在1993年那個時候/很多企業(yè)啊,都是國營企業(yè),二級升一級,三級升二級,你要升,其中一個條件就是你工廠自動化做的怎么樣?你工廠生產(chǎn)線那些有沒有拿計算機控制,這個是這么爆發(fā)出來的,你不上不行。/讓我們看到中國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市場空白,用現(xiàn)在的詞來講,一片藍海,讓我們看到一片藍海.
但/全是國外的品牌,美國的、德國的、臺灣的、日本的,在這兒,認真他們都不太熟悉這個市場,好多拿來的市場都不對路,居然也被湊合著用,那你叫我們怎么想,除非有一點說明說我們經(jīng)過分析以后,認為說漢族這個人種很弱,說這個活只有白種人能干,我們研究以后,發(fā)現(xiàn)說原來我們比他干得更強,所以我一定要干
[短片]解說:
正是看中了這片廣闊的藍海,1993年12月,陳志列在深圳的一幢簡易寫字樓里,創(chuàng)辦了研祥機電實業(yè)公司。就像華為、中興等許多民營的高科技公司一樣,陳志列的起步也是從代理商做起。
【陳志列采訪
記者:拿到的第一筆業(yè)務是什么?
陳志列:我記得是鞍鋼,鞍山鋼鐵公司的高爐改造,當時要用12臺我們的設(shè)備,在中國絕對叫第一大單,他們沒聽說,一般都一臺一臺用,當時要一下子用12臺后來又馬上用了20臺,高爐的全日控,用這個做主機。
記者:這一單生意你賺了多少錢?
陳志列:這一單生意幾十萬吧。
記者:93年94年的時候,當時占到國內(nèi)的份額有多大?
陳志列:我們當時在代理的這個領(lǐng)域,在國內(nèi)占的份額很大,因為當時給我們的是區(qū)域代理,讓我們守華南這一塊,但是我們破了規(guī)矩,破了廠商的規(guī)矩,我們?nèi)コ啥,北京啊,又去開了分公司,我們要建全國的渠道。
記者:你這實際上是違規(guī)啊?
陳志列:當時有很多反對的意見,說你不就是深圳代理嗎,你就做好廣東省市場就行了,我承認有一點犯規(guī),我們就去很多地區(qū),不光上面說的,逐漸的上海又去了,這樣人家上海代理、北京代理,西南的代理就不樂意了嘛
記者:我的理解如果沒有這次犯規(guī)的話,沒有這個代理的市場占的面積不是那么大的話,恐怕你也沒有第一桶金。
陳志列:同意,盡管我頭一次同意。
主持人4:
王凱:在當時,很多下海的人做生意多多少少都會有些違規(guī),也許如果沒有那時候的違規(guī),陳志烈就不是今天的陳志烈了。不過您可能要問了,既然做代理都可以這樣賺錢,陳志烈后來又為何要放棄代理業(yè)務呢?
廣告
主持人5:
王凱:歡迎回到財富故事會,聽王凱繼續(xù)跟您聊。話說陳志烈放著異常賺錢的代理商不做,卻要自己費心費力研發(fā)產(chǎn)品,是他自己有著更多的追求?還是這里面有著更大的誘惑?
[短片]解說:
1995年11月,陳志列投入3000萬成立了自己的產(chǎn)品研發(fā)部,開始著手打造自主品牌。
【陳志列采訪
陳志烈:一定要干自己的牌子,鋪自己的技術(shù),砸自己的設(shè)備,然后鋪自己的銷售渠道,如果不是這樣,今天研祥還是一家代理公司的話,這日子沒法過了,興許我代理權(quán)都被別人取消了,完全操縱在別人手里,我只是給他一個銷售點而已。
[短片]解說:
此后的八年間,陳志列一直遠離公眾的視線,媒體報道的文字少之又少,直到2004年,一本名為《研祥非經(jīng)典管理》的書橫空出世,才意外地引起了公眾的注意。在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則廣告,它摘自1995年8月的《計算機世界》報。當時,陳志列絕沒有想到,正是這則廣告的錯誤,竟為他招來了一位國內(nèi)頂尖的技術(shù)高手。
【陳志列采訪
陳:當時在這個報紙上打了很大的廣告,1/4,但是即使是花了那么多錢打的廣告,由于我們太忙了,我們的打字員是業(yè)余的,像我這樣省稿的也是業(yè)余的,當時的廣告也沒有人給我們設(shè)計,包括現(xiàn)在很多廣告都說叫高薪誠聘,我們想再寫個高薪誠聘就有點太俗了,高薪誠聘高手,這是標題,很大,然后就寫我們的很專業(yè)的要求,打完字也排完版了,叫我審,我就沒看大字,我就看小字,一看要求都沒錯,電話留的也沒錯,簽字,發(fā)吧,結(jié)果錯了,有一個字被打錯了,高薪,薪水的薪,誠聘高手,把新打成手了,叫高手誠聘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