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石頭 緣于破案
但更令人意外的是,李昌鈺還是一位收藏家,在他家中收藏了上萬件石頭。有意思的是,這些石頭并非安置在多寶閣上,而是被隨意地堆放在墻角。李昌鈺在談及這些石頭時更像一位富有哲理的詩人。他說道:“每次拿出石頭鑒賞,總會有不同的感覺。放在墻角的它們雖然蒙上了灰塵,卻一直在等著我,風一吹,灰塵拂去,我們又是好朋友!笔^對于李昌鈺而言沒有貴賤之分,那些美妙的圖案總是如此吸引他:“我有一塊黃色的水晶石,中間有一塊形同山洞或者月亮的白色,透過它,你能看到里面美麗的圖案!
雖然在李昌鈺收藏品中,也有目前藝術(shù)品市場上的搶手貨如壽山石、雞血石、羊脂白玉等,但是所占比例更大的則是那些他親手搬回來的石頭!拔以H自動手在猶他州挖化石,也曾花了幾小時將一塊大石頭從山上搬下來!崩畈晫⒆约旱氖詹胤譃槲宕箢悾耙皇腔,比如我去阿拉伯破案時,在當?shù)刭徺I到了魚和鳥的化石,也曾收集到一些恐龍化石;二是奇石,如臺灣的玫瑰巖;三是史石,我的收藏中有金字塔的磚石、‘9·11’事件廢墟中的磚石、美國最早監(jiān)獄的磚石,還有來自月球的石頭;四是天然藝術(shù)石,那些石頭上有天然形成的畫和字——不僅有中文的,也有外文的,還有阿拉伯數(shù)字;五是紀念石,這些石頭非常普通,我第一次到某個地方一定要撿一塊當?shù)氐氖^回去。1985年,我第一次回到兒時生活過的上海,就在黃浦江畔撿了一塊石頭帶回家收藏。”說到這里,李昌鈺得意地炫了幾句地道的上海話。
在李昌鈺看來,石頭是他永遠的朋友,不必澆水、不必施肥,而且不會消失。然而,他熱衷于收藏石頭緣起于一次兇殺案的偵破。在1979年發(fā)生的一起兇殺案中,起初沒有任何線索顯示兇手究竟使用了什么致命武器,然而李昌鈺卻從死者的頭蓋骨里找到了蛛絲馬跡:“我從死者的腦部發(fā)現(xiàn)了一片小碎片,通過顯微鏡,發(fā)現(xiàn)它是花崗巖的碎片。最終,我確認兇手的武器就是石頭。案發(fā)后,他分七次將石頭打碎帶離現(xiàn)場。當時,我對石頭不太了解,在偵破這個案件的過程中,看了一些關(guān)于石頭的書,從而對石頭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進行收藏。”
揮毫潑墨 練就書法
這個一直與顯微鏡、紫光源等科學(xué)儀器打交道的神探,如今閑暇時卻與筆墨為伴,李昌鈺的書法對聯(lián)還曾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春文雅集”藝術(shù)展。退休后的他經(jīng)常受邀在國內(nèi)各地演講、講學(xué),他開玩笑道:“每到一個地方,都有人請我題字,這也是我最怕的事情!辈贿^,話雖如此,李昌鈺的字還是很見功底的。據(jù)介紹,貴州有個非常有名的打雞洞,據(jù)說是世界最大巖洞,如今更名為“織金洞”,這三個字就是由李昌鈺題寫的。“我從小受到熏陶,要寫好字!崩畈曊f,“無論在哪里,我都是中國人,現(xiàn)在更覺得要寫好漢字,所以正在努力中!
俗話說三句話不離本行,李昌鈺在談及書法時,很自然地就和自己的破案工作聯(lián)系了起來:“練習書法遠比我破案要難。因為破案是客觀的,讓物證講話,而書法則是主觀感覺,靠的是功夫。但是兩者有相似的地方,破案和書法同樣需要布局,破案也不外乎法外人情,而書法是寫給別人看的,當然也不能不顧及觀者的感情!
“神探”開拍 可能出鏡
美國曾經(jīng)拍過48集的電視劇《唯物證據(jù)》,其中李昌鈺出演自己,再現(xiàn)真實案例,電視劇曾經(jīng)引起轟動。如今,國內(nèi)也正在籌拍30集電視劇《神探李昌鈺》,由潘小揚執(zhí)導(dǎo),分為中英文兩個版本,計劃今年年底殺青。李昌鈺說:“與《唯物證據(jù)》不同,國內(nèi)的電視劇更為戲劇化,從我年輕時開始講起,當然也會去我的工作室取景!
對于大家關(guān)心的李昌鈺是否會在劇中出演年老后的自己,他表示:“我可能會在每一集中出現(xiàn)一段,但并不會出演自己,還是要找一個演員來演我!
新報記者|王健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