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沈美娟
通過海外親友的介紹,我有幸認識了加拿大華裔女畫家——黃韻芳女士。經(jīng)過多次接觸、交往,對她的身世、遭遇以及她在追求、探索繪畫藝術道路上的執(zhí)著、艱辛了解得越來越多,因此對她也越來越欽佩、敬重。
春節(jié)期間,我前往她在海淀區(qū)的繪畫工作室探望,一進門就被她畫架上的一大幅題為《深秋》的油畫給吸引住了。畫面上:層林盡染,滿樹、滿地的落葉五彩繽紛,如火如霞;一縷縷和煦的陽光透過樹木的射入林中,使那寧靜的叢林顯得那樣熱烈、絢麗,生機勃勃……
面對著如此迷人的畫面,我頓時陷入了忘我之境。心想,“深秋”一詞往往會使人想起“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凄涼”;“自古逢秋悲寂寥”、“無邊落葉蕭蕭下”的“蕭瑟”“寂寞”,但眼前這幅畫讓我想到的卻是詩人杜牧“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名句。雖然畫的是“深秋”,但表現(xiàn)出的卻如春天般的燦爛、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
“這幅油畫是我年前和魏楚予先生的迎新春聯(lián)畫展上展出的,已經(jīng)被一位企業(yè)家定購了。我準備再上一遍油才讓他運走!秉S韻芳女士的聲音把我從油畫的意境中拉了出來。
我知道,魏楚予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畫家,十多年前,他所創(chuàng)作的毛澤東、羅榮桓等領袖人物及建筑學家-梁思成、醫(yī)學家——張孝騫等科學家的肖像油畫,均被制作成了紀念郵票。聽說,如今在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任教授的他還擔任了其它一些藝術部門的藝術總監(jiān)、理事顧問等職,非常繁忙,輕易不跟其它畫家聯(lián)合舉辦畫展。沒想到2009年伊始,他竟與黃韻芳女士聯(lián)合舉辦了畫展,足見他對黃韻芳女士的繪畫作品也是刮目相看的。
望著眼前這位年齡與我相仿,身材瘦小而素雅、端莊,卻說話爽快、率真的女畫家,想起她一生的坎坷遭遇及她幾十年來歷盡艱辛,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繪畫藝術的經(jīng)歷時,從未寫過當代人物報道的我,禁不住產(chǎn)生了向世人介紹她,讓更多的人了解她的激情和沖動。因為她的生活經(jīng)歷;她對藝術的追求;她的自強不息、堅強、執(zhí)著,都讓我覺得,她就像她的那幅《深秋》的油畫一樣,“霜葉紅于二月花”。雖然她已過花甲之年,但依然蘊含著像春天般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她的繪畫藝術,經(jīng)過近半個世紀的探索、積累、沉淀,更是如江南二月的春花,蘊含著詩一般的韻律,自然完美,充滿了勃勃生機。
黃韻芳1944年出身于湖南漢壽縣。她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小學、初中,年年都是學校里品學兼優(yōu)的“三好生”。1960年,她初中畢業(yè)時,學校就決定保送她去北大附中去上高中,所以她不用參加升學考試。當其它同學都在緊張地復習,準備升學考試之際,她便鬼使神差地跑到學校的美術班學起了畫畫。當時,中央美術學院的附屬中學是全國唯一的一所美術中專學校。每年只招收一個班,30個學生。每個省只配給一個名額,其難度可想而知。不過,1960年該校卻破例要招收兩個班,60個學生。黃韻芳剛剛在美術班學習不到三個月,也躍躍欲試地隨幾個同學去參加了考試。也許是特有的繪畫天賦使然,她竟被中央美術學院附中錄取了。當時她的同學中,有許多都是名人之后,如鄧小平的大女兒鄧琳、周恩來總理的侄女周秉宜、副總理姚依林的女兒姚明瑞、著名畫家董希文的兒子董沙貝、李可染的兒子李小可等。在美術附中學習的幾年里,在那種繪畫藝術的氛圍之中,她不但潛心地學習了許多繪畫知識,為她日后步入繪畫藝術的殿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讓她樹立要當一名女畫家的志向。
孰料事與愿違,1966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后,神州大地再也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黃韻芳也像千千萬萬的年輕學子一樣,被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做一個女畫家的美夢也破滅了。更不幸的是,1969年她那曾在一機部任高級工程師的父親因出生于地主家庭,被打成了現(xiàn)行反革命,死于非命。那年他父親才48歲。父親去世后,家里也被造反派洗劫了一空,只剩下母親和四個尚未成年的弟妹。最大的弟弟16歲,最小的妹妹才7歲。當時,黃韻芳剛20多歲,雖然已參加了工作并結了婚?墒牵恼煞騾s因承受不了她家庭背景帶給來的政治壓力,也跟她離婚了,拋下了她和他們剛剛一歲多的女兒。面對著那一個接一個的不幸,作為長女的她不得不咬緊牙關,和母親一起,堅強地支撐這個七口之家,擔負起撫養(yǎng)弟妹和女兒的重擔……
惡夢般的“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后,堅強的黃韻芳又幸運地拿起了畫筆,先后從事過美術教學、電影廣告繪畫制作、《中國郵政》雜志美術編輯、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藝術》?拿佬g編輯等工作。特別是在她擔任美術編輯的那些歲月里,她不但耳濡目染,縱觀了許多名人大家的繪畫作品,同時也得到了李可染、吳作人、趙友萍、邵占坤等著名繪畫大師的指點,繪畫技藝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991年,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她在征得了出版社領導同意后,自費前往加拿大去舉辦個人畫展。出國之前,她專門去探望了吳作人先生,想請他為她的畫展題字。吳先生雖然當時正在醫(yī)院住院,但看了她的畫作之后評價說:“你將西方的光和色奇妙地融入中國畫的水墨丹青,有新意,有時代感,不同于前人的水墨畫。看來,你對我提倡的‘師造化奪天工。繪畫上要當自然的兒子,不當自然的孫子’的主張,頗有感悟。”說完,就毫不猶豫地在病房里,就給她提了《黃韻芳畫展》幾個字;隨后又出她意外地給她提了《黃韻芳畫集》的字樣,并告訴她說:“你的畫作與我的夫人肖淑芳的畫作有許多相似之初,大有發(fā)展前途。只要你繼續(xù)努力,就能畫出許多好的作品。我先給你提了這幾個字,日后定有用處!眳亲魅讼壬脑捊o了她極大的鼓勵,也成了日后她在藝術道路上遇到困難、挫折時,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