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老匯第一華裔即將出演《簡·愛》男主角
他夠隨性,與觀眾的見面會上可以連唱帶跳地表演音樂劇中的任何一段情節(jié)。
他夠認真,為了演上“百老匯”,不惜花三年時間含著石頭練習(xí)英語發(fā)音。
他夠幽默,居然聲情并茂地爆料著自己曾被人稱為“口臭王”的糗事。
他就是王洛勇。因為毅力和坦率,他成為了百老匯第一華裔演員,6年連演好萊塢名劇《西貢小姐》男主角兩千多場,被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贊為“百老匯的百年奇跡”。這次,備受矚目的話劇《簡·愛》的男主角羅切斯特敲定了他。
6月7日,國家大劇院1號排練廳,記者與這位百老匯大腕有了一次親密接觸。他的認真和職業(yè)范兒令人吃驚,而這些在外人看來職業(yè)得有些夸張的舉動正是他在美國這20多年來練就的“成果”。
一塊石頭練就標(biāo)準(zhǔn)英語
作為《紐約時報》挑剔評論員筆下的“百老匯百年奇跡”,“9·11”前王洛勇主演的音樂劇《西貢小姐》大幅海報曾經(jīng)懸掛在世貿(mào)中心頂樓的觀光大廳里,他主演的音樂劇《西貢小姐》成為去紐約旅行的客人必看的節(jié)目。在梅蘭芳時代,外國人到北京,“逛故宮,吃烤鴨,看梅蘭芳的京劇”是必須的功課,而在1995年~2001年王洛勇連演《西貢小姐》男主角的6年時間里,去紐約沒有看過王洛勇演戲,那就不算到過紐約。
有今天這樣的成績,從一個只能說幾句英文的藝術(shù)留學(xué)生,到能成功地站在百老匯的舞臺上,王洛勇付出了太多。如今話劇同行聊起他的敬業(yè)和刻苦,也都是少見的口若懸河。
“我第一次見王洛勇是上個世紀(jì)的事了!6月7日,國家大劇院1號排練廳里,話劇《簡·愛》的導(dǎo)演王曉鷹聊起王洛勇的職業(yè)范兒侃侃而談。
1998年,王曉鷹去美國專程看了王洛勇的戲,在王洛勇辦公間里的一塊兒長條形石頭引起了王導(dǎo)的注意。“這塊石頭長約三四厘米,一頭窄,一頭寬。我問他這是干什么用的,王洛勇就給我講了關(guān)于這個石頭的故事!
1983年王洛勇抱著對戲劇的夢想離開中國去美國學(xué)戲劇。在百老匯摸爬滾打多年后,王洛勇終于找到了自己認為很適合他的角色——《西貢小姐》中的男主角。為了得到這個角色他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
“當(dāng)時王洛勇把這個角色所有的臺詞、歌曲、舞蹈全部學(xué)會了,在后面一大半的時間他一次一次地去考這個角色,但都沒有過關(guān)。他就去問制作部門為什么還是不行?人家告訴他身為一個亞裔演員,他的英語有口音。后來英語專家告訴他‘你們亞洲人說英語后槽牙開合的程度不夠’。于是,王洛勇就一門心思練起了發(fā)音!蓖鯐扎椧贿呎f著一邊張開嘴模仿著說英語時的口型。
“有一天,他偶然看到這塊石頭,就覺得這個寶貝可以幫助他練英語。平時他把石頭放進嘴里,每次練到一定極限他就在石頭上刻一個標(biāo)記,掌握自己后槽牙開合到一個什么程度的時候能發(fā)什么樣的音。我看演出的時候他的語言比英語為母語的演員臺詞還好!薄拔覀兿肼犅犕趼逵掠煤蟛垩勒f英語”,《簡·愛》的見面會現(xiàn)場,一位觀眾提議道。
“OK,那我現(xiàn)場翻譯一段《簡·愛》的臺詞吧!蓖趼逵伦谏嘲l(fā)上,不打磕巴地用英語說著羅切斯特的臺詞,記者閉起眼睛聆聽,真的很難想象這是一個中國人在說英語。以至于表演完,王導(dǎo)感嘆道:“太不容易了,他腦子里都是中文臺詞,這完全是同聲翻譯。”
王曉鷹話音剛落,一向沉默寡言的《簡·愛》女主角袁泉也忍不住對記者評價起自己的搭檔來。
“《西貢小姐》是一部特別讓人震撼的戲,我當(dāng)時在百老匯看這部戲的時候,后半段我一直在流淚,你看到那么有魅力的一張華人面孔,真的很震撼,從來沒敢想過和這樣一個有分量的人合作。”
袁泉說在排練前一直挺忐忑和王洛勇這樣的大腕兒合作!爱(dāng)天王老師從美國回來是凌晨4點多到的北京,中午11點他就進了排練場。我以為他會非常疲憊,估計見面打個招呼就回去休息了。沒想到他進了排練場就開始對詞。第一次對詞,他不像我們坐在一堆,把詞捋一遍就行了。他是完全進入狀態(tài)了,當(dāng)時讓我特有壓力,我心想我都準(zhǔn)備了一個多星期了,怎么還是游離著。王老師進組后,一下子讓這個戲有了精神!
其實,王洛勇告訴記者,他這次回國出演《簡·愛》,特別有壓力。而其中最大的壓力來自于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由著名演員喬治C·斯科特主演的70版電影《簡·愛》。很多朋友都和王洛勇開玩笑說,“你能競爭得過給羅切斯特配音的邱岳峰老先生嗎?”為了讓自己能找到角色的感覺,排練時他總穿著厚厚的馬靴,似乎全然忘記了排練場里30多攝氏度的高溫,他甚至都做好了挨罵的準(zhǔn)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