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日病逝的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季羨林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將于19日上午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東禮堂舉行。
季羨林先生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09年7月11日上午9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北京大學隨后設(shè)立季羨林先生靈堂,接受社會各界人士吊唁。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約有2萬人來到靈堂悼念季老,留下了萬余條留言。
截至7月17日下午18時,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王剛、王兆國、王岐山、回良玉、劉淇、劉延東、李源潮、汪洋、張高麗、張德江、俞正聲、徐才厚、李鵬、萬里、喬石、朱镕基、李瑞環(huán)、劉華清、尉健行、李嵐清、曾慶紅、吳官正、羅干、王滬寧、路甬祥、烏云其木格、韓啟德、華建敏、陳至立、周鐵農(nóng)、李建國、蔣樹聲、嚴雋琪、桑國衛(wèi)、梁光烈、馬凱、孟建柱、戴秉國、杜青林、阿沛?阿旺晉美、帕巴拉?格列朗杰、馬萬祺、陳奎元、黃孟復(fù)、張梅穎、孫家正、鄭萬通、鄧樸方、萬鋼、林文漪、彭沖、王芳、谷牧、姜春云、吳儀、曾培炎、鄒家華、陳慕華、雷潔瓊、彭珮云、李鐵映、司馬義?艾買提、何魯麗、丁石孫、許嘉璐、蔣正華、盛華仁、唐家璇、肖揚、韓杼濱、賈春旺、錢偉長、宋健、胡啟立、羅豪才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亦通過不同方式向北京大學轉(zhuǎn)達對季羨林先生辭世的深切哀悼,委托北京大學向季老親屬表示慰問并敬獻花圈。
季羨林生平
季羨林先生是中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一九一一年八月六日出生于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zhèn)。一九三0年他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一九三五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入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一九四一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他在德國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獲得了國際學術(shù)界的高度評價,奠定了其在國際東方學和印度學界的地位。一九四六年季羨林回國,后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創(chuàng)建東方語文系并任首任系主任。這是中國成立最早的東方語文系,培養(yǎng)了大量東方學專業(yè)人才。
季羨林一九五六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一九七八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
著作已經(jīng)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有二十四卷,內(nèi)容包括印度古代語言、中印文化關(guān)系、印度歷史與文化、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佛教、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糖史、葉火羅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與其他語種文學作品的翻譯。
季羨林在佛典語言、中印文化關(guān)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lǐng)域,創(chuàng)作頗多,著作等身,成為享譽海內(nèi)外的東方學大師。精于語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羅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語言僅有的幾位學者之一。他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經(jīng)典,諸如梵文名著《沙恭達羅》和世界矚目的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羅摩衍那》。
季羨林主要學術(shù)成就
(1) 印度古代語言研究——《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zhuǎn)化》等論文,在當時該研究領(lǐng)域內(nèi)有開拓性貢獻;
(2) 佛教史研究——他是國內(nèi)外為數(shù)很少的真正能運用原始佛典進行研究的佛教學學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語言的變化規(guī)律和研究佛教歷史結(jié)合起來;
(3) 吐火羅語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緣經(jīng)〉吐火羅語諸本諸平行譯本》,為吐火羅語的語意研究開創(chuàng)了一個成功的方法,
1980年又就新疆發(fā)現(xiàn)的吐火羅語A《彌勒會見記劇本》殘卷進行研究,發(fā)表論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羅文發(fā)現(xiàn)在中國,而研究在國外”的欺人之談;
(4) 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國紙和造紙法輸入印度的時間和地點問題》等文,說明中印文化“互相學習,各有創(chuàng)新,交光互影,相互滲透”;
(5) 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曾主編《大唐西域記校注》、《大唐西域記今譯》,并撰10萬字的《校注前言》,是國內(nèi)數(shù)十年來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6) 翻譯介紹印度文學作品及印度文學研究——《羅摩衍那》是印度兩大古代史詩之一,譯成漢語有9萬余行,季羨林經(jīng)過10年終于譯畢,是我國翻譯史上的空前盛事;
(7) 比較文學研究——首先倡導恢復(fù)比較文學研究,號召建立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為我國比較文學的復(fù)興,作出了巨大貢獻;
(8) 東方文化研究——極力倡導東方文化研究,主編大型文化叢書《東方文化集成》;
(9) 保存和搶救祖國古代典籍——曾擔任《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兩部巨型叢書的總編纂;
(10) 散文創(chuàng)作——從17歲寫散文起,幾十年筆耕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