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60后海歸的天之驕子,到70后海歸的金字招牌,再到80后海歸變“海待”,有人說,中國海歸的“進化史”,也是一部海歸淪落史,畢竟,受到物以稀為貴的供求心理影響,以及國人對走出國門神秘感的淡化,曾經(jīng)令中國人感覺“高不可攀”的海歸,已經(jīng)越來越回歸其平民化色彩,用學者型70后海歸———深圳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彭勃的感受來講,“海歸文化正在被邊緣化”。對于深圳的80后海歸派來說,這一身份標簽,究竟還能不能讓他們在職場、婚姻市場和交際圈子中無往不勝?
職場:只有局部崗位愛80后海歸了
“招聘的時候注明海歸有限,這樣的日子肯定是一去不復返了!鲍C頭專家郭展序稱,“我們在幾個一線城市招聘,收到100份簡歷,大約六成來的都是海歸,面試后,能錄用10個就算不錯。”
郭展序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說,除非特別看中英語交流水平的企業(yè),才會在招聘的時候尤其看重海歸身份,因為從實際工作情況來看,80后海歸一方面存在對國內(nèi)情況不夠熟悉了解,另一方面,如果角色認同調(diào)整不到位,往往很難踏實工作!80后海歸在企業(yè)內(nèi)是否歡迎,取決于他們進入角色的時間。”
“我只能說,有些領(lǐng)域很歡迎海歸!鄙钲谀仙揭患腋呖萍脊救肆Y源經(jīng)理梁小姐說,比如在營銷類的職位,他們就很有優(yōu)勢,比如語言方面以及在與人溝通方面,都比國內(nèi)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能力強,也肯放得開。但是在技術(shù)崗位上,她一般會傾向于國內(nèi)的學生,因為技術(shù)崗位要求專業(yè)知識比較過硬,而她認為國內(nèi)的教育水平更可信任,盡管大多數(shù)技術(shù)類學生性格偏內(nèi)向。
婚戀:80后男海歸吃香,女海歸遇冷?
“如果我是女性,我會比較能夠接受80后男性海歸作為戀愛和婚姻的對象,不過作為男性來說,我覺得女性海歸對我沒有太大吸引力!迸聿f,自己周圍有很多80后的女海歸,基本上都是獨身,“比較強勢,要求也比較高,感覺上不容易親近!
這一點也得到了不少80后女性海歸的認同:“同年齡層的男性同學,回國后不是結(jié)婚了,就是女朋友換了一大把,我們很多人,有的連一場正式的戀愛都沒有談過!
1980年出生的于小姐畢業(yè)于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已經(jīng)逼近“30”大關(guān)的她,婚姻大事成為家里頭等關(guān)注話題!安皇俏覘l件高啊,是真的沒有人追啊!眰子高挑、樣貌姣好的于小姐也直呼冤枉。
不過在外人看來,海歸們的個人問題,最重要的還是他們的主觀原因!拔矣X得他們都不喜歡結(jié)婚!鞭k公室里坐滿了海歸的陳女士告訴記者。
社交:他們夠西化,注重隱私和個人空間
“我有很多圈子,高中的,大學的,出國的,回國的!辈簧80后海歸這樣表示,在交際方面不會特別區(qū)分海歸圈和非海歸圈,出國之前有一群朋友,回來之后還是會成為朋友。只是留學之后會多了一個圈子,就是幾個在國外認識的朋友。也有海歸表示,不想在國外呆著回國就是因為國外的交際圈太小了,朋友也不多,而國內(nèi)的交際圈則是自己十幾年、二十幾年的積累,那種人脈是在國外不可能建立的。
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周小姐說,她們辦公室內(nèi)很多海歸,覺得他們和自己沒什么兩樣,也很好溝通,合作也比較愉快。但是她遵循一個原則:年齡不要問,個人問題不要過問,“他們都西化的啦,這些屬于隱私”,周小姐表示,這是她和海歸同事間默認的法則。而且周小姐感覺,像國內(nèi)教育出來的,可能對人與人相處方面想得多一點,關(guān)系好的會比較親密,而海歸回來的,比較獨立,也比較難以走得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