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預測:
不排除明年貨幣政策適度收緊
“考慮到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穩(wěn)固,資產價格有過度上揚的危險,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將回歸‘適度寬松’本意,存貸款基準利率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將基本穩(wěn)定。監(jiān)管當局將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窗口指導、加強監(jiān)管、加大風險提示和規(guī)范信貸行為等方式進行靈活微調!苯煌ㄣy行日前發(fā)布的展望報告預計,明年貨幣政策走勢存在不確定性。隨著經濟增速明顯加快和物價回歸為正值,不排除明年貨幣政策適度收緊并趨中性的可能性。
交行預計,下半年,盡管信貸的絕對增量會明顯下降,但受政府投資項目繼續(xù)投放、項目資本金比例調整、房地產市場持續(xù)回暖等因素的推動,信貸余額仍將保持一定增速。預計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9萬億元至10萬億元,年末余額同比增長29%至32%。鑒于資本流入增多、貨幣乘數(shù)提高等因素,下半年貨幣供應仍將保持較快增速,預計年末M2同比增速為27%左右。
“投資慣性決定了明年新增信貸依然不會很低。從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總額來看,按照每年新增對公中長期貸款占前一年計劃投資總額的20%計算,預計明年新增對公中長期貸款約3.4萬億,總貸款需求至少7萬億元以上。”交行研究員鄂永健表示。
交行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具體操作以靈活微調為主。首先,存貸款基準利率將維持基本穩(wěn)定。其次,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基本保持當前水平,但不排除針對性微調的可能性。
“在公開市場方面,下半年的操作方向、力度和方式上都會有所變化。從方向上看,預計下半年公開市場操作將偏向資金凈回籠;從力度上看,由于到期資金增多、‘熱錢’流入可能增加,回籠力度加大;從方式上看,正回購和央票的期限將會拉長,并發(fā)行定向央票!倍跤澜≌J為,下半年,央行和銀監(jiān)會還將采取窗口指導、加強監(jiān)管、風險提示等方式,適度控制信貸增長,注重優(yōu)化結構和控制風險。上半年信貸總量增長強勁,監(jiān)管部門對信貸結構和潛在風險十分關注,并將采取相應措施。
對于明年的貨幣政策走勢,交行認為,明年存在不確定性,明年上半年物價漲幅加快、資產價格過度上揚的可能性較大,貨幣政策有適度收緊的可能。但經濟復蘇之路出現(xiàn)反復甚至“二次探底”,從而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的可能也不能排除。比較來看,隨著經濟增速明顯加快和物價回歸為正值,明年貨幣政策適度收緊并趨中性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針對未來的貨幣政策操作,交行報告建議:一是貨幣政策保持一定連續(xù)性,不宜迅速、大幅收緊;二是貨幣政策應高度關注資產價格變動,前瞻性地考慮其對資產價格的影響;三是以數(shù)量型工具為主,價格型工具為輔,但信貸總量控制不宜再次全面采用;四是通過增加IPO供應來抑制可能出現(xiàn)的資產價格過度上漲;五是考慮適時將房貸基準利率下浮幅度從現(xiàn)在的30%回到原來的15%;六是暫緩推出進一步擴大貸款利率下浮幅度的政策。
中銀國際:
貨幣政策應果斷做出微調
中銀國際日前發(fā)布的宏觀策略報告表示,貨幣政策應該果斷地做出適度微調,以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紤]到宏觀經濟政策的可能性變化,預計2009年和2010年GDP分別同比增長8.1%和7.5%。
報告稱,面對好于預期的經濟復蘇,一方面,主流政策信號不斷強調,經濟發(fā)展正處在企穩(wěn)回升的關鍵時期,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隨著新增貸款總量突破七萬億,各地房地產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新的“地王”不斷涌現(xiàn),資產價格快速上漲可能會促使決策者作出比預期更快的政策調整。
“中國經濟回升主要依靠投資拉動這一現(xiàn)實,一定程度上是目前決策層對于相對寬松貨幣政策是否淡出猶豫不定的基本原因之一。決策層擔心在外部需求沒有完全復蘇的情況下,改變政策會影響以至中斷經濟復蘇的步伐!敝秀y國際分析師程漫江表示。
中銀國際認為,以貸款快速增長為主要特征的整體貨幣供給的迅速反彈是中國此次經濟復蘇過程中的最大亮點。而中國銀行業(yè)超常規(guī)的貸款能力直接取決于銀行、企業(yè)和家庭健康的資產負債表;或根本而言取決于中國過高的儲蓄率。
“從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只是下調了2.5%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停發(fā)了幾個月的央行票據(jù),就輕易取得了近乎歷史最高水平的貸款增長。目前仍然高達15.5%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4萬多億的央行票據(jù)余額可以很好地解釋銀行為什么存在著巨大的貸款沖動!背搪硎。
報告表示,回到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層面,在相對固定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下,中國最有效的貨幣政策操作工具還是所謂的貸款額度控制。通過適當?shù)念~度控制,一定的貸款規(guī)模是可以達到的;但是額度控制本身所攜帶的緊縮信號,以及由此而帶來的預期改變可能是難以被忽視的;所以對調整的時間和力度都需要非常謹慎地評估。(劉振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