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wǎng)消息:據(jù)新西蘭《中文先驅報》報道,新西蘭投資移民新政實施近一月,社會各界熱情不減:從一開始欣喜“門坎大降,投資移民潮將蜂擁而至,刺激本國經(jīng)濟有望”,到最近媒體熱議的新政似“易”實“難”,似“松”實“緊”,尤其不利于中國內地移民,新政帶給了人們不同的解讀和期待。
針對新政實施一個月以來業(yè)界和媒體反饋的熱點話題,記者日前采訪了“光大移民”全牌照移民顧問黃Cook先生。和黃Cook先生的對話,圍繞著引起社會不同解讀的新政熱點話題展開。
對華人來說:投資移民新政是“松”還是“緊”
記者:對于本國的投資移民新政,社會各界的反映和認識出現(xiàn)差異:有說“門坎大降”的,有說似“松”實“緊”的,也有說是“保守式的放松”的,您持何觀點?
黃Cook先生:肯定是“門坎”降低了:不管是投資額,還是英語要求,都從以前的“幾乎沒商量”變成了現(xiàn)在的“好商量”,使得新西蘭成為更多有意投資移民人士的一個選項。
透視新政背后的政策意圖,其實更重要。就拿“150萬元門坎類”的投資移民來說,政府既想引來“金鳳凰”,又怕被反對黨指責“賣身份”,所以,降低而不是徹底放棄英文要求;對投資方向進行設限,確保將資金投入市場或借給政府,不再發(fā)生2001/2002年的混亂局面;至于“每年300個名額”的限制,更多是出于策略上的考慮——一個申請從遞興趣表,到被邀請申請PR,到原則批準,最后再到轉完錢并開始投資,時間往往超過一年,所以,2009年度的300個名額限制基本是“虛”的。若反對黨聲音小了,新西蘭經(jīng)濟屆時又不好轉,明年的名額或許會翻番。
記者:本國的投資移民新政與世界熱門國家相比,是否已經(jīng)具有足夠吸引力,還是依舊吸引力不足?
黃Cook先生:吸引力還不算特別大。從這幾年的反饋看,不少投資移民申請人都是加拿大拒簽后,回頭轉向新西蘭的。與全球主要移民熱門國家比,新西蘭仍是“候補隊員”。
美國投資移民的項目主要是EB-5類型。需投資50萬美元到美國的某個企業(yè),才可獲得有條件綠卡;在拿到有條件綠卡后的兩年內,其投資需在美國直接或間接創(chuàng)造出10個就業(yè)機會,且投資企業(yè)保持正常運轉,才有可能轉為永久綠卡。
加拿大的投資移民政策相對穩(wěn)定:凈資產80萬加元,投資額40萬加元;而且,其投資移民的資金安全是受政府擔保的。但是,加拿大對財產來源的證明要求極其苛刻,導致拒簽率居高不下;另外,加拿大的氣候也不是人人都喜歡。
澳大利亞投資移民主要是163A企業(yè)主類。申請人必須在澳大利亞建立企業(yè),并直接參與管理。在經(jīng)營企業(yè)4年后,才能申請永久居民簽證。時間太長,相當于變相的創(chuàng)業(yè)移民;而且,對財產來源的要求也非常嚴格。
相比這幾個投資移民熱門國家,新西蘭地理位置偏遠,經(jīng)濟規(guī)模較小,商業(yè)機會不夠吸引人。但是,也有自己的獨特優(yōu)勢,如良好的氣候和治安環(huán)境,簽發(fā)綠卡快,一旦坐完移民監(jiān),永久回頭永遠有效等。相信隨著新政的實施,本國投資移民的吸引力在大大提升。
記者:對華人來說,新政的目標人群與受益人群是哪些?
黃Cook先生:新政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放松了投資額度,這對巨富來說或許無所謂——這批人基本上早已取得不同國家的綠卡,但對中國新興的富裕階層而言,吸引力就顯現(xiàn)出來了。
其次,英文要求從雅思5分降到3分,意味著受過中學英語教育或者稍有英文基礎的申請人,只要略加短期培訓就可以達到,面放寬了很多。
另外,新西蘭推出國債作為投資選擇之一,完全保證了資金安全——這對海外人士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理解是:新政的受益人群主要是受過一定教育的新興富裕階層,而這是一個快速成長、十分龐大、最具潛力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