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菲律賓著名的華人企業(yè)家,施恭旗是菲總統(tǒng)阿羅約任命的“菲律賓中國特使”。在他的推動下,菲律賓的保和省和甲米地省分別與中國的江西省和安徽省結(jié)為友好省份。施恭旗每年多次往返中菲兩國,為兩國經(jīng)貿(mào)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成為加強中菲兩國關(guān)系的友好使者。
“近些年,中國取得的發(fā)展成就太大了,作為一名華人,我覺得很自豪,”每當與人談起中國,施恭旗從不掩飾內(nèi)心的激動。
施恭旗祖籍福建晉江,從1993年開始在中國投資,十多年來,他所創(chuàng)立的上好佳(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總投資額達1億多美元,該品牌也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而施恭旗也先后獲得上海市多項殊榮,并于2005年被評為“上海市榮譽市民”。
實際上,施恭旗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在中國度過;他的4個兒子中有3個在中國定居、工作;6個孫子、孫女也都在上海讀書、生活,成了地地道道的“新上海人”。
施恭旗說,自己是看上海的老電影長大的。但上世紀八十年代他親身到上海后,卻不免有些失望。當時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個場面:白天滿大街的自行車和夜間漆黑的街道。那時朋友間開玩笑說,乘飛機到上海最好是白天去,因為擔心晚上飛機找不到跑道!安贿^今天的中國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了,不要說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就是許多中等城市,現(xiàn)在也都發(fā)展得非常好”。
實際上,當初的上海之行也讓施恭旗大有收獲,因為他看到了中國政策的轉(zhuǎn)變,看到了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巨大潛力,也正是這一點,成就了施恭旗和他的企業(yè)今日的輝煌。
1993年,施恭旗在上海租下兩家工廠,開始生產(chǎn)蝦片等休閑食品。到現(xiàn)在,他的企業(yè)在上海、安徽、湖北、云南、浙江以及黑龍江等省都有了自己的廠房。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浪潮的參與者和見證人,施恭旗說,很慶幸自己的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比較早,先于很多競爭對手,趕上了中國經(jīng)濟蓬勃發(fā)展的大潮。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績,完全仰仗于中國這片沃土,得益于改革開放的大好政策。
施恭旗說,今年以來,中國發(fā)生了很多事,先是冰雪災害,然后是四川地震,這些都給當?shù)厝嗣駧砭薮蟮膿p失,但面對挑戰(zhàn),中國政府表現(xiàn)出很強的領導力,讓所有問題都得到妥善解決。
而今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隊奪得51枚金牌,這讓所有華僑華人倍感榮耀。他說,比運動員奪金更讓人引以為豪的,是中國成功地舉辦了這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菲律賓朋友見到我,個個豎起大拇指稱贊說,只有中國人才能做得這么好”。
幾年前,施恭旗曾把八十多歲的母親接到上海,推著輪椅帶她逛南京路。老人年輕時就離開中國下了南洋,此次看到街道兩邊熟悉的中文字招牌后感慨地說,這才是我們的祖家,才是我們的根啊。施恭旗說,這句話他會永遠記得。(劉華 許林貴)
進入相關(guān)專題: 華僑華人與中國改革開放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