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華商華商新聞 【字體 】【打印
俄輿論另眼看市場關閉 華商為何不受同情?
2009年07月24日 15:28  來源:新華網   發(fā)表評論

  目的真為打擊寡頭?

    俄羅斯主管部門關閉切爾基佐夫市場一事引起了中國媒體的廣泛關注,同時也成為了俄羅斯媒體近期的報道熱點。

  對于關閉切爾基佐夫市場的原因,中俄媒體紛紛作出各種猜測,其中一個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市場老板伊茲梅洛夫在俄羅斯遭遇經濟危機之際大手筆投資土耳其建豪華酒店,引起普京不滿。也有說法稱,普京想"敲打"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但是,俄媒體近期的報道表明,關閉切爾基佐夫市場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政府與寡頭之間的恩怨或權力機關的內斗,而是與俄輕工業(yè)長期不振和經濟危機有關。

  據俄羅斯《導報》報道,普京于6月1日主持召開政府會議,工業(yè)和貿易部長赫里斯堅科在會上就輕工業(yè)發(fā)展問題作報告。報告指出,目前俄輕工業(yè)領域形勢嚴峻,主要原因是影子經濟仍然繁榮。他說,俄羅斯境內銷售的近半數商品是以非法途徑入境的,俄羅斯國家財政每年因此損失6500億盧布的稅收,而非法進口的廉價商品也"扼殺"了俄羅斯的輕工業(yè)。全球經濟危機的爆發(fā)使俄羅斯廠商的處境更加艱難。在報告中,赫里斯堅科主張打擊以銷售"灰色清關"和假冒偽劣商品為主的"集市貿易"。

  普京在會上對赫里斯堅科的報告表示贊同,并嚴厲批評有關主管部門打擊走私不力,同時不點名地提到了切爾基佐夫市場。正是在這次會議召開后,俄有關部門迅速下令關閉了兩年來一直要關未關的切爾基佐夫市場。

  民眾支持關閉行動?

  各級官員之所以堅決主張關閉切爾基佐夫市場,是因為背后有民意的支持。

  俄羅斯各大媒體和網站7月20日前后刊登了列瓦達分析中心的民調結果。民調顯示,94%的莫斯科人知道切爾基佐夫市場被關閉一事,其中67%的人贊成關閉,反對者只占到20%。13%的市民常去切爾基佐夫這樣的集市上購物,40%的人有時去,47%的市民從來不去。而即便是經常到集市購物的人當中,也有43%贊成關閉市場。而俄羅斯《消息報》公布的網上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網民贊成關閉市場,反對者只占6%。

  俄羅斯前駐華大使、現上院議員羅高壽日前對俄新社表示,關閉切爾基佐夫市場只是打響了俄羅斯整頓貿易環(huán)境的第一炮。他指出:"先拿它開刀是要給全國上下樹立一個'榜樣'。之后所有市場都會面臨這樣的大檢查……對于'灰色清關'肯定是要宣戰(zhàn)的。"

  有意思的是,雖然媒體大多主張關閉市場,但同時又對政府關閉市場的具體做法提出質疑,并對市場商販的不滿情緒和艱難處境大加報道。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市場該關,但不是這種關法。

  華商為何不受同情?

  應當指出的是,俄羅斯輿論同情的對象首先是市場上的俄羅斯商販。俄媒體認為,這些俄羅斯人才是關閉市場的最大受害者。但對于市場上的外高加索人、中亞人、中國人和越南人,輿論的同情就少了許多。

  不少媒體認為,正是非法經營的外來移民連累了俄羅斯商販。而遷到其他市場的華商甚至還引起了當地俄羅斯商販的不滿和抵制。不少俄羅斯商販指出,中國人能夠在其他市場重新開業(yè),證明"華商損失并不算大,至少還有重新開業(yè)的本錢"。對于華商的苦衷和損失,俄媒體很少報道。

  俄中經貿中心理事長薩納科耶夫接受《報紙報》采訪時指出,中國人在切爾基佐夫市場上的整個貿易都是不合法的,甚至不能把這些中國人稱作商人。由于存在這種非法貿易,合法的中國生產者進不了俄羅斯市場,因為他們根本無法與這種非法貿易展開競爭。

  會否影響中俄關系?

  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近來數次要求俄方公正對待在俄華商,維護其合法權益和人身安全。一些媒體就此發(fā)表評論稱,"中國決定庇護本國公民","莫斯科政府面臨來自中國的威脅",中俄關系可能惡化。

  對此,俄羅斯國際政治分析研究所所長明琴科在接受波羅的海通訊社采訪時指出:"中國政府關心自己的公民,這很正常,我并不認為這會引發(fā)什么問題。"

  政治學家馬克西姆·謝甫琴科指出:“(中國政府的)這種做法完全正確,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理應保護自己的公民。從戰(zhàn)略層面來看,這一事件不會影響俄中關系。他們只是要求我們善待華人。我想俄方會聽取中方意見的。”

  政治學家佩列斯列京認為,中方的表態(tài)針對的是莫斯科市政府,對中俄關系不會造成影響。

  但俄羅斯科學院比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什維列夫表示,中方的表態(tài)將俄政府置于兩難境地,俄方應隨機應變,兼顧華商和俄羅斯自身的利益。他擔心,中國政府會對在華工作的俄羅斯人采取報復行為。(趙志鵬)

編輯:史詞】
 
請您評論                                       查看評論           進入社區(qū)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僑網立場。
今日要聞 更多>>>
·翁詩杰搶先宣布將于30天內召開馬華特別代表大會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就緒 領軍人物相約“上海見”
·謙虛難敵"搶功"文化 海外華人需練習舉雙手邀功
·十二個國家和地區(qū)踴躍報名參加第十屆世界華商會
·兩岸三地明星華府聯袂演繹“金秋月圓”中秋晚會
·馬來西亞霹靂州政府新規(guī):行政議員必須學華文
·外國移民潮活躍意勞工市場 華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館售出頭彩分紅83萬 1.7億巨獎料屬華人
·中國駐葡使館官員走訪華人區(qū) 贊嘆華商發(fā)展前景
·弄虛作假警方介入 英國21家華人移民中介受調查
頻道精選  
[人在他鄉(xiāng)]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熱點]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職業(yè)”
[華人文苑] 血型決定男人情變的動機
[幽默笑話] 男人會生孩子之N種后果
[人在他鄉(xiāng)] 賭城拉斯維加斯感受美國經濟涼熱
[人在他鄉(xiāng)] 日本警察非讓我去刷牙
[文化中國] 七夕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
[華人文苑] 嫁人的誤區(qū)
[人在他鄉(xiāng)] 美國小鎮(zhèn)熏衣草園的理想下午
[華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帶“壞”了

加華社籌款助華裔花滑小將備戰(zhàn)冬奧

亞洲小姐美東賽區(qū)競選揭曉

加拿大華裔青年求職探索新領域

柔州馬華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細歷
僑網論壇 更多>>>
[異域唐人]
[留學他鄉(xiāng)]
[尋根問祖]
[回國發(fā)展]
[華文教育]
[華人視角]
- 橫比中、英、美三國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間差距有多大
- 英國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樣去原諒男朋友
- 外來移民的總統(tǒng)兒子們
- 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英文版)
熱點關注 更多>>>
·打壓華人非法就勞 日本勞動力市場空白誰來填?
·中國人移民美國速度加快 “愛國”與否引爭議
·弱勢≠弱者 飽受困擾紐約華人女性向性騷擾說不
·境外華商屢碰壁 新"中華街"能否立足東京街頭?
·華人何時邁進日選舉大門?前景光明道路漫長崎嶇
·李紹麟就職 加拿大首現兩華人省督同時在任(圖)
網站簡介 | 聯系我們 | 供稿信箱 | 廣告服務
中國僑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67153號]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