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七月十四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領(lǐng)導人到會祝賀,并為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吳文俊等榮獲“僑界十杰”稱號的十位歸僑僑眷頒發(fā)榮譽證書。 中新社發(fā) 史利 攝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quán)均屬中國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使用 |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五日電 題:“僑界十杰”羅益鋒憶往昔:“回國不是為了利益”
作者 李林蔚
一九五七年六月,羅益鋒摁下十個手印,向印尼警方立誓“永遠不得回印尼”,毅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二00九年七月十四日,他在第八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全國“僑界十杰”,接受了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的頒獎。談起五十二年前的決定,羅益鋒感慨,“回國不是為了利益,而是奉獻”。
海外游子的中國心
七十二歲的羅益鋒對當年選擇回國的原因記憶猶新。
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一天晚上,羅益鋒全家圍坐一處,照著報紙上的照片,連夜縫制五星紅旗,為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就能掛在家門口。
一九五三年,第一屆國際經(jīng)濟博覽會在雅加達召開,羅益鋒說,那時候中國館和美國館挨著,美國館更先進且采取了很多吸引眼球的做法,但是中國館人氣更旺,被從印尼各島趕來的老華僑們圍得水泄不通?吹嚼先A僑們熱淚盈眶的激動,十幾歲的羅益鋒感到作為中國人的無上光榮。
一九五五年,周總理參加亞非會議到達萬隆,羅益鋒“使勁地伸長了手,終于握到了總理的手!钡诙,羅益鋒回到學校,同學們紛紛來和他握手,希望能沾上祖國的福氣。
這些事件,讓羅益鋒被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包圍著,也被海外華僑的愛國之情鼓舞著。他知道,祖國很需要建設(shè)者,需要科技人才。最終,他選擇回國。
在警察局辦回國手續(xù)時,警長力勸羅益鋒留下來,并承諾推薦他上當?shù)刂髮W。但羅益鋒不為所動。警長于是拿出一張白紙,讓羅益鋒將自己的十個手印按上去。這張白紙上只有一行字:“永遠不得回印尼!苯又,又讓他在另一張白紙上留下腳印。
為了回國,羅益鋒都照做了。這兩張白紙,使羅益鋒直到一九九二年才以旅游的名義得以與母親團聚,而父親早已去世多年。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或許這是羅益鋒心中不能言說的痛。
“回國不是為了利益,而是奉獻”
一九五七年六月,羅益鋒搭乘渡輪轉(zhuǎn)道香港回國。踏上深圳羅湖時,他內(nèi)心充滿了海外赤子回到久違母親懷抱的激動。興奮感退卻后,最直接的感觸就是“祖國很窮”,但羅益鋒仍然選擇去北京,并于第二年考上了北京大學化學系。
形容自己在北大最初的日子,羅益鋒說是“連滾帶爬”地跟上了北大的形式?炭嗯W習、思想追求進步、與勞動人民同吃同住等等,表現(xiàn)一直很好。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北京合成纖維研究所搞科研。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反對崇洋媚外,不允許看外文資料,但羅益鋒堅信總有一天要用到科技,因此經(jīng)常去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閱讀和摘抄資料。羅益鋒說自己是把別人打毛衣和下跳棋的時間都用在了探索性的研究上。而這些,為將來的工作積累了很好的基礎(chǔ)。
七十年代后期,大批歸國華僑又紛紛出國,與五十年代爭先回國恰恰相反。華僑們見面,問得最多的是:你什么時候出國?
“當時,我的工資是每月五十六元。而我剛剛到香港一年的姐夫在一家英國公司工作,工資是我的十八倍。在香港輪船公司工作的表妹夫,工資是我的八十倍!
周圍的親戚朋友都勸羅益鋒出國,懂五國語言,又是歸僑,出國很容易。
羅益鋒說,當年也有過思想斗爭,但是“回想當初回國時,國家比現(xiàn)在要貧窮落后得多。我回國不是為了利益!”
沒多久,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四個現(xiàn)代化”,羅益鋒至今仍很激動地說“這說出了我的心聲”,他選擇申請入黨,表達自己建設(shè)祖國的決心。
“沒有人給我規(guī)定,我自己給自己加碼”
出于報效祖國的心愿,以及認真做事的風格,羅益鋒厚積薄發(fā),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取得一系列的成績。
對于這些榮譽,羅益鋒只是輕輕地說了一句,“交給我什么工作,一定要完成”。
對于機遇,羅益鋒有自己的理解,“我從沒想過會成名,在每個人面前都會有各種機遇,要實現(xiàn)自我價值首先要不講條件。
”他認為只有把自己投身到祖國的事業(yè)當中,不講報酬不計得失,最大限度地奉獻,才能體現(xiàn)自我價值,也才能成長得更快。
談到近年來關(guān)注民生問題,切實履行人民代表的職責而被贊為“議案大王”時,羅益鋒說“心態(tài)要好,‘議案大王’是人民群眾的功勞,不是我的功勞!
羅益鋒每年走訪五百多人次各界層人民群眾,最多一天有六撥人尋求幫助,他說“沒有人給我規(guī)定(必須走訪多少),我自己給自己加碼!
雖然已于二00八年四月退休,但是羅益鋒卻益發(fā)忙碌,或許正如他自己所說,他的人生就是“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作用,永無止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