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蝦,屬節(jié)肢動物,甲殼綱,在湛江已有久遠的歷史。出土文物鑒定,7000年前湛江的土著居民,過著漁獵采擷生活時,已懂得在江河沿海捉魚摸蝦拾貝。湛江歷代各地方志的物產(chǎn)篇都有蝦的記載,蝦被譽為湛江的海特產(chǎn),久負盛名。烹熟后的蝦,體彎色紅,被擬為“鞠躬如也著紅袍”,也稱長須公,寓意長壽。湛江人喜歡稱嬰兒為蘇蝦,起乳名,男的叫蝦仔,女的叫蝦女。有的人一輩子都被用蝦作外號,大了叫蝦叔,老了叫蝦公,如香港著名藝人關海山,82歲與世長辭,報紙大標題是“一代名角蝦叔走了”。
蝦,被譽為海八珍之一,古人贊它“玉鬣冰肌風格擅。真堪佐酒,還宜下箸……”湛江海域寬廣,港灣眾多,沿海各地都產(chǎn)蝦,不存在“物以稀為貴”。湛江人素來認為蝦能活絡,通乳,入腎、脾經(jīng),常把蝦作藥膳,腎虛畏寒用蝦炒韭菜壯陽,婦女哺嬰,蝦煲黃豆催乳;病后體弱,煮蝦粥補身……湛江人與蝦有著深厚的淵源。品嘗大蝦也成了湛江旅游和飲食文化的一個熱點。蝦嫩滑鮮美,甘香可口,營養(yǎng)豐富,食而不膩。剝殼的大蝦,形如鳳尾、琵琶、水晶,可擺出各樣花色圖案,令人賞心悅目。湛江各賓館酒店、茶樓食肆,一年到頭都有蝦的招牌菜,烹飪菜色任君選擇。白灼、椒鹽、油炸、串燒,或與各種菜肴搭配制成各款美饌,都很受歡迎。
湛江過去的蝦以海洋捕撈為主,上世紀80年代,在“三高”農(nóng)業(yè)的推動下大力發(fā)展人工養(yǎng)蝦業(yè)。蝦的品種,主要是對蝦,以往北方或江南地區(qū),因常成對出售較大的蝦故叫對蝦,其身晶瑩通透也叫明蝦,湛江人多稱大蝦。今日的湛江已是全國最大的對蝦種苗繁育、養(yǎng)殖、飼料生產(chǎn)和加工出口的基地,養(yǎng)蝦面積達42.23萬畝,占全國產(chǎn)量十分之二,年銷售量占全國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出口。有入測算中國市場每3條蝦就有一條湛江蝦,而美國人的餐桌每5條蝦,就有一條來自湛江。蝦業(yè)成了湛江的支柱產(chǎn)業(yè),起著龍頭的作用。社會流傳一句話:“全國對蝦看廣東,廣東對蝦看湛江!碧貏e是2005年的國際蝦戰(zhàn),湛江蝦勝出首獲美國零關稅,身價蜚然。
談蝦,不能不提蝦的貴族——龍蝦和蝦的貧民——瀨尿蝦。龍蝦是海中最大型的爬行蝦類,珍奇稀少,視為蝦中“真龍?zhí)熳印。湛江的龍蝦,馳名遠近,特別是硇州龍蝦,過去在香港被列為正宗龍蝦。龍蝦生活在深海,捕捉困難,生長期漫長,幼蝦到成蝦,需5-7年,產(chǎn)量低,價格高,成了“陽春白雪”。瀨尿蝦,湛江沿海昔日比比皆是,歷史上曾拿來喂豬養(yǎng)鴨.是“下里巴人”。近年來,人們在烹飪上大做文章,使瀨尿蝦戴上光環(huán),成為著名的水產(chǎn)類美食。因其有蝦蟹合一的美味,很受食客青睞,故在蝦族中地位上升。湛江的瀨尿蝦異軍突起,在蝦的市場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駱國和/文 楊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