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國僑界 【字體 】【打印
陳三立、陳寅恪父子與北京舊居
     

  文/ 朱小平

    北京西四白塔寺往西歷代帝王廟旁有個胡同叫姚家胡同,其中3號院至今猶存。這里曾居住過清末有名的維新政治家、詩人陳三立和他的兒子——國學(xué)大師陳寅恪。

  陳三立(1853-1937)是清末民初知名度極高的人物,原名成牧,12歲時改名三立,字伯嚴,號散原老人,江西義寧人。進士出身,官吏部主事,參加過戊戌變法,又是清末民初詩文宗伯,與湖北浠水陳曾壽(陳是溥儀皇后婉容的老師)、福建閩侯陳衍并稱“海內(nèi)三陳”,名震海內(nèi)。又與清代同光年間另一位詩壇領(lǐng)袖范伯子(范伯子是當代畫家范曾的曾祖父),不僅兩峰并峙,被譽為同光體詩壇的巨擘和領(lǐng)袖,還結(jié)為兒女親家(陳三立長子陳衡恪娶范伯子之女范孝嫦)。我記得當時《同光詩壇點將錄》將陳三立列為“呼保義宋江”,可見詩名之重,無怪時人譽為“吏部詩名滿海內(nèi)”。

  陳三立不僅以詩文馳譽,在政壇亦為一時之翹楚。他的父親陳寶箴為湖南巡撫,于戊戌維新時積極推行新政,羅致和保薦過不少維新志士,如黃遵憲、譚嗣同、梁啟超、楊銳、劉光第、林旭等。陳三立亦曾多所參與規(guī)劃、襄助,他與湖北巡撫潭繼洵之子譚嗣同、戶部侍郎徐致靖之子徐仁鑄、兩廣總督陶模之子陶葆廉并稱為清末“四公子”,一時頗受時人矚目(亦說四公子中或有福建巡撫丁日昌之子丁惠康、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之子吳保初)。

  陳三立于光緒八年(1892)壬午鄉(xiāng)試中舉,于光緒九年癸未、十二年丙戌、十五年已丑三次進京應(yīng)試,列已丑科三甲45名。歷任吏部行走、主事。據(jù)考,此時居于宣武楊梅竹斜街。后因倦于酒食征逐,請假回湖南隨父襄助納士招賢,論文講學(xué),《民國人物碑傳集》嘗謂湖南新政如時務(wù)學(xué)堂、湘報館、南學(xué)會等創(chuàng)立,天下俊賢齊聚長沙,“皆先生所贊襄而羅致之者也”。百日維新失敗,因楊銳、劉光第、譚嗣同均為陳寶箴所薦,陳三立參預(yù)新政,故那拉氏下詔諭嚴譴陳寶箴、陳三立父子“以封疆大吏,濫保匪人,實屬有負委任!葱懈锫殻啦粩⒂。伊子吏部主事陳三立,招引奸邪,著一并革職”(《光緒朝東華錄》)。此后,褫奪官職的陳寶箴攜子陳三立隱居南昌城西西山,傍夫人墓筑室,光緒二十六年“微疾”以七十齡逝。但野史史料載陳寶箴乃被那拉氏“賜死”,實為“自縊”。同年,陳三立攜家遷南京,在家中創(chuàng)辦了頗具現(xiàn)代化色彩的思益學(xué)堂,除四書五經(jīng),亦有數(shù)學(xué)、英文、音樂等課程。陳三立之子陳寅恪及茅以升、周叔弢、宗白華等都為此學(xué)堂之學(xué)生。

  后來,清廷雖開復(fù)他的官職,但陳三立卻不肯再仕,其贈梁啟超詩中明志云:“憑欄一片風(fēng)云氣,來做神州袖手人”,專心致力于古詩文辭創(chuàng)作和思益學(xué)堂教務(wù),而且陳三立思想并不守舊,于光緒二十年(1902)春始,自費送子陳衡恪(師曾)、隆恪、寅恪兄弟赴日留學(xué)。

  陳三立詩風(fēng)宗韓愈、孟郊和江西詩派鼻祖黃庭堅,詞句深邃隱晦。他曾將詩稿交“同光體”的另一位領(lǐng)袖鄭孝胥刪定,鄭大為贊賞,稱其“源雖出魯直,而莽蒼排戛之意態(tài),非可列之西江社里”。梁啟超稱他“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于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飲水室詩話》)。當時詩壇是將三立老人奉為泰斗地位的,一直持續(xù)到民國初年。陳三立的古文也頗有成就,后人評其為“兼有《后漢書》、《三國志》的長處,綿密精煉,又含蘊桐城派注重義理、書卷、考據(jù)和行文雅潔的特點,自成一家(吳定宇《陳寅恪傳》)。陳三立盛名之下,后學(xué)請教頗多。但他無架子,極平易近人,對后學(xué)每每循循善誘。但對權(quán)貴,陳三立卻不無嘯傲之態(tài)。1932年9月,陳三立在廬山松門別墅過八十大壽,門生故舊畢至,陳演恪及兄弟均往祝壽。正在牯嶺避暑的蔣介石聞訊派人持壽金來賀,卻被陳三立嚴拒。

  陳寅恪1926年7月至北京清華國學(xué)研究院報到,1928年與臺灣巡撫唐景崧之孫女唐筼結(jié)婚。1929年春,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由廣州遷北平北海靜心齋辦公,傅斯年聘陳寅恪為該所歷史組研究員、主任。當時陳寅恪已為清華中文、歷史兩系教授,住清華園新西院三十六號寓,因兩處不便,故在城內(nèi)租賃西四牌樓姚家胡同三號四合院,寬敞且舒適,隨后將父親陳三立由南京接來,并安裝了當時尚為稀有的電話。陳三立與兒孫輩娛享天年,甚為含飴。陳家兒女周末與老人歡聚,遇天氣晴朗之際,老人還同兒女們遍游京郊名勝西山、八大處等地。

  陳三立1933年遷京一直到1937年逝世皆居于此院,共住四年。他初到北京時,一向被視為遺老,但他為人頗正直,恪守道德,特別注重民族氣節(jié)。他初到北京時,謁見他年輕時的座師陳寶琛(宣統(tǒng)帝溥儀的師傅),時陳寶琛87歲,陳三立也已82歲,白發(fā)盈耳,但不顧別人勸阻,仍行叩拜之禮以盡弟子之儀。觀者都為這“白頭師弟”的一幕而感動(《一士類稿》)。當時在場的鄭孝胥、羅振玉看他如此遺老風(fēng)度,便拉攏他去偽滿洲國追隨故主“排班”,但陳三立卻以此為漢奸行徑而凜然拒絕。陳三立與鄭孝胥同屬“同光體”詩派,從此之后即與其割席斷交。同與鄭孝胥斷交的陳衍曾與人談起陳三立與鄭孝胥的區(qū)別時說:“你不要看散原小事弄不清楚,你要知道他對于國家大事,他看得十分清楚呢”。1936年,曾克耑至姚家胡同拜謁三立老人,多年后回憶:“……和他討論時局和政府措施,他都能見到大處,并不像一般遺老的看法。他對于國家民族的復(fù)興,是寄有絕大希望的;他對于外族的侵凌,是絕端痛恨的”(《陳散原其人其詩其字》)。

  1932年,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三立老人日夜不安,特訂上海航空版報紙,“報至則讀,讀竟則愀然若有深憂。一夕忽夢中狂呼殺日本人。全家驚醒”(《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捌•七”事變后,日偽當局以他名望,意欲誘使其出任偽職。多次派人至姚家胡同陳家游說,老人堅不理睬,斷然拒絕。日偽竟在姚家胡同宅前布下偵探監(jiān)視與威脅。老人知之大怒,令女仆持帚驅(qū)趕。面對山河破碎,生靈涂炭,倭寇兇焰,老人情緒低沉,縱有兒輩勸慰,亦憂憤難平。病臥后逢來探望者,輒詢問:“時局究竟如何,國軍能勝否?”偶傳中國軍隊勝利,老人必詳問是否確切。嘗有悲觀者云中國非可敵日本,必棄平津而至全國,老人怒目而斥:“中國人豈狗彘不若,將帖然任人屠割耶?”言畢不再進食及藥,誓以死明志。平津淪陷,老人聞后傷絕悲號:“蒼天何以如此對中國邪!”絕食五日后,于1937年9月14日氣絕而逝。終年85歲。

  陳三立在《清史稿》中無傳,但陳三立與他的父親陳寶箴,兩個兒子陳衡恪、陳寅恪皆入《辭!罚鎸O三代四人,可謂史無前例。陳衡恪為陳三立與第一任妻子羅淑人所生。陳寅恪為陳三立續(xù)弦所生,寅恪的妹妹嫁與俞大維,而寅恪之母恰為俞大維的嫡親姑母,是真正的“兩代姻親”。至于俞大維與蔣經(jīng)國做了兒女親家,那是題外之話了。

  陳三立除有詩集外,其子陳隆恪編輯有《散原精舍文集》。陳三立的書法亦頗可觀,其取法黃山谷,參以北碑,而自寫胸襟。嘗自稱“字第一,文第二,詩第三”。但就是這與“烏、方、光”之“館閣體”迥異的書法使他在丙戌科殿試上“楷法不中律,格于廷試,退而學(xué)書”,三年后再次來京補已丑科殿試才過關(guān)。今天北京成賢街文廟里的進士題名碑上,還有陳三立的名字。所以,時人不僅仰慕陳三立的詩文,來到姚家胡同吁求其墨寶者也很多。另外,鑒于陳三立父子的名望,姚家胡同實在是一個名流沙龍,來此拜訪的名人可以排成一長串名單。陳三立逝世一個多月后,陳寅恪兄弟為之料理后事,陳寅恪一家未及將喪事料理完畢(未滿“六七”),便攜妻女及傭人于1937年11月3日,離開姚家胡同3號,向長沙逃亡。80年白駒過隙,這座名居不再詩聲朗朗、人流不息,它已經(jīng)變成一座大雜院了。

編輯:史詞】
 
今日要聞 更多>>>
·翁詩杰搶先宣布將于30天內(nèi)召開馬華特別代表大會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就緒 領(lǐng)軍人物相約“上海見”
·謙虛難敵"搶功"文化 海外華人需練習(xí)舉雙手邀功
·十二個國家和地區(qū)踴躍報名參加第十屆世界華商會
·兩岸三地明星華府聯(lián)袂演繹“金秋月圓”中秋晚會
·馬來西亞霹靂州政府新規(guī):行政議員必須學(xué)華文
·外國移民潮活躍意勞工市場 華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館售出頭彩分紅83萬 1.7億巨獎料屬華人
·中國駐葡使館官員走訪華人區(qū) 贊嘆華商發(fā)展前景
·弄虛作假警方介入 英國21家華人移民中介受調(diào)查
頻道精選  
[人在他鄉(xiāng)]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熱點]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職業(yè)”
[華人文苑] 血型決定男人情變的動機
[幽默笑話] 男人會生孩子之N種后果
[人在他鄉(xiāng)] 賭城拉斯維加斯感受美國經(jīng)濟涼熱
[人在他鄉(xiāng)] 日本警察非讓我去刷牙
[文化中國] 七夕節(jié)的由來與傳說
[華人文苑] 嫁人的誤區(qū)
[人在他鄉(xiāng)] 美國小鎮(zhèn)熏衣草園的理想下午
[華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帶“壞”了

加華社籌款助華裔花滑小將備戰(zhàn)冬奧

亞洲小姐美東賽區(qū)競選揭曉

加拿大華裔青年求職探索新領(lǐng)域

柔州馬華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細歷
僑網(wǎng)論壇 更多>>>
[異域唐人]
[留學(xué)他鄉(xiāng)]
[尋根問祖]
[回國發(fā)展]
[華文教育]
[華人視角]
- 橫比中、英、美三國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間差距有多大
- 英國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樣去原諒男朋友
- 外來移民的總統(tǒng)兒子們
- 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英文版)
熱點關(guān)注 更多>>>
·打壓華人非法就勞 日本勞動力市場空白誰來填?
·中國人移民美國速度加快 “愛國”與否引爭議
·弱勢≠弱者 飽受困擾紐約華人女性向性騷擾說不
·境外華商屢碰壁 新"中華街"能否立足東京街頭?
·華人何時邁進日選舉大門?前景光明道路漫長崎嶇
·李紹麟就職 加拿大首現(xiàn)兩華人省督同時在任(圖)
網(wǎng)站簡介 | 聯(lián)系我們 | 供稿信箱 | 廣告服務(wù)
中國僑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fù)制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05067153號]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看片 国产 一区,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国产成人无卡在线观看